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韩璐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系统歪曲二战叙事,不仅阻断了国际社会对二战史实的客观认知,更对战后国际秩序造成冲击。
5月12日,人大重阳副研究员鲁东红在香港《明报》发表文章解读指出,当前国际秩序面对多重冲击,其深层原因,与二战史观的歪曲紧密相连,背离了二战之后的多边合作传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史中具有极特殊地位。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反法西斯战争”命名的全球性战争。它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让人类意识到极端主义与种族主义必须被彻底否定,也是对既有国际政治、经济与社会秩序的根本性调整。
5月6日,在习近平主席出访前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办了“纠偏错误‘二战史观’报告发布暨主题研讨会”。会上发布了《纠偏:80年来错误“二战史观”的综述与中国应对之策》智库报告,来自高校、研究机构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错误“二战史观”展开研讨。
2025年5月6日,在习近平主席受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前夕,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合办的 “纠偏错误‘二战史观’报告发布暨主题研讨会” 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年3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十周年主题研讨会 上发布了 《十年跃迁:美国各界评估“中国制造2025”的文献总结及“制造强国”的未来展望》 智库报告,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近日,该报告论文版在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5年第4期 刊发。
5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举办全球治理论坛(2025年夏季),从错误 “二战史观” 的出现、原因分析以及施策建议等角度剖析历史真相,撰写并发布《纠偏:80年来错误“二战史观”的综述与中国应对之策》报告,并邀请相关专家展开探讨,力求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3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全球治理论坛”(2025 年春季)在京举办。本次研讨会以“十年跃迁 中国制造”为主题,会上发布 《十年跃迁:美国各界评估“中国制造2025”的文献总结及“制造强国”的未来展望》 智库报告。
3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十周年主题研讨会,发布了《十年跃迁:美国各界评估“中国制造2025”的文献总结及“制造强国”的未来展望》智库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举办全球治理论坛(2025年春季),从美国政界、智库、商界角度剖析“中国制造2025”的完成情况,撰写并发布《十年跃迁:“中国制造2025”评估报告》,并邀请相关专家探讨。
2024年2月24日,俄乌冲突已满两周年。2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院举办了第十届(2024年春季)全球治理论坛“俄乌冲突两周年:影响与启示”。
2024年2月24日是俄乌冲突两周年。随着冲突的不断发展,大量分析、预测充斥舆论场。有关研判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直接反映研究者的功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出现了许多经济制裁与反制裁,其背后有着各种各样原因。如何从这些制裁与反制裁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为重要。
一些影响是已经显现,还有一些影响取决于危机走向和结果。危机两周年之际,可以看到,双方互有攻防,但长期的消耗战对双方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但又不得不打下去。
俄乌冲突一开始俄罗斯是想以闪电战的方式来解决乌克兰问题,所以叫“特别军事行动”,就是没有想打一场全面战争,是特别军事行动。
俄乌冲突即将迎来两周年,战场态势依然胶着,1000多公里的战线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乌克兰反攻没有取得实际战果,俄罗斯近期的局部攻势也没有亮眼的战绩,冲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性:长期化、消耗战、局部性。
俄乌冲突两年来,对欧亚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之一是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和欧亚经济联盟受挫,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影响力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刘志勤
慕尼黑安全论坛的“多输”论不可取
俄乌冲突爆发两年了,世界处在日益的焦虑之中:人们对这个冲突的前景越来越迷茫,俄乌冲突何去何从,结局究竟会如何,扰动着世界政治家,困惑着外交家,刺激着军事家,打击着经济家……
当今世界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处于力量对比持续改变、战略格局全面重组、大国外交博弈与地缘政治冲突相互交织、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与全球治理严重滞后的复杂状态之中。
2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合办的第十届(2024年春季)全球治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2年2月24日至今,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之久。在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对俄制裁浪潮。除由政府主导的金融、物流、个人等领域制裁外,美国及其盟国也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舆论战,将此次军事冲突上升为对西方价值观的攻击,并以舆论压力迫使在俄外资企业撤离俄罗斯。
本报告从一个“脚底板下做学问”的学者角度出发,以多次赴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伏尔加格勒、叶卡捷琳堡、克里米亚、车臣等21个城市交流与调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基于这些城市的观感,综合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实际调研,结合俄乌冲突以来俄军表现的公开资料,俄罗斯仍是外交、能源与人才的一等强国,常规军备、智能科技领域的二等国家,经济增长、基建领域的三流国家。
2024年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在此背景下,报告指出,俄乌冲突作为冷战以来最大的国际事件,对于世界格局的演进和全球秩序的变化已经且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俄乌冲突两周年之际,人大重阳举办第十届(2024年春季)全球治理论坛,发布智库报告,并邀请知名专家对此进行探讨。
当今世界潜在的三大趋势将对全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是部分国家拒绝就政治与经济冲突展开对话协商与沟通合作;二是国家政策的不可预测性正日益加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局限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但中国对西方国家的认识理解却远超于西方国家;三是强权政治横行。某些国家频繁干预他国内政,这是极其危险的。
这个世界未来的格局是和平、发展还是战争,还是更多的危机,是中美这两个国家能不能解决这两个国家的矛盾,能不能找到和平共处之道所决定的。
理性、良知和规则,对各国领导人非常重要,他们必须考虑人类的未来,年轻人的未来,把年轻人拖入战争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不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怕就怕欲望太大,野心太大,目标太大,总想达到超出能力范围和规则的目标。
10月19日,主题为“全球发展与未来:中美俄三国学者对话”的人大重阳全球治理论坛(2023年秋季)在京举办。
赵穗生用“长危机”来描述当前的中美关系,称“长危机”不是突发性事件造成的,而是美国三任总统连续对华施行强硬政策的结果。
当前世界呈现三个影响全球格局的危险趋势。美国永远都在寻求罗马帝国式的全球霸权,但实际上该国在财政、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优势在不断丧失。
“全球发展与未来:中美俄三国学者对话”在北京举办,来自中美俄三国的顶级学者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人类与世界的未来。
外部挑战与内部矛盾交织,是“去美元化”问题的两大支柱。美国国内经济出现生产力下降的问题,国际经济地位正在下降,是全面的、混合型的前沿发展领域倒退。
2023年7月1日,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政治学教授、地缘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拉迪卡·德赛(Radhika Desai)受邀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的“人大重阳全球治理论坛(2023年夏季)”,并做了题为“新冷战、去美元化与全球治理:地缘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公开演讲,围绕新冷战、去美元化及地缘政治经济等话题与中方专家及现场观众展开热烈交流。
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霸权力量减弱,全球南方新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出现。
金砖国家想要加强现有的体系,但是希望这个体系是平等的、公正的,不受现有西方霸权影响。
尽管金砖国家多次试图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寻求促进经济合作的新兴经济体俱乐部,但过去多年来,金砖国家已成功整合为一支强大的国际力量,促进经济增长与贸易、和平与安全、社会正义、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帮助实现政治和经济治理,以及知识和创新共享。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金砖国家的团结合作尤为重要。
什么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议题?答案仍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只有一个更强大、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金砖机制才有可能成为全球治理新体系的基础。
2022年6月21日下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协办的《金砖:全球发展的新未来》报告发布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2年6月21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协办的《金砖:全球发展的新未来》(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发布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6月21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金砖:全球发展的新未来》报告发布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6月21日下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金砖:全球发展的新未来》报告发布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也有的武器性质就属于一个法宝,“心诚则灵,不信则不灵”,美国的金融制裁,我们要认清它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属于“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东西。美国大杀器灵不灵?
例如,美西方阻止俄罗斯进口从芯片到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等一系列商品。美国苹果公司表示将暂停在俄罗斯销售苹果公司产品并限制苹果支付功能;谷歌、脸书、甲骨文等美国互联网科技巨头均对俄罗斯实施了相应制裁。这不仅会阻碍俄罗斯金融的发展,也会阻碍世界其他国家金融的发展。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世界35%的人口是要吃小麦的,其中50个国家30%以上的小麦进口来自于俄罗斯和乌克兰。
“这个制裁彻底颠覆了美国“全球治理主导者”的形象,将这种霸权以及掠夺世界财富的嘴脸暴露无遗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评估、得出启示及预案,或者说我们都要有应对措施。”
2022年4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全球治理论坛(2022年春季)”在京成功举行。会上发布《大杀器?美国对俄罗斯制裁评估与启示》研究报告,全面梳理了美对俄制裁方式、特征、影响与启示。
2022年4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人大重阳全球治理论坛(2022年春季)在京顺利举办。会上发布了《大杀器?美国对俄罗斯制裁评估与启示》研究报告。
实际上,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西方先后对俄罗斯实施了近100轮的经济金融制裁。此次,他们继续坚持以金融制裁为主的导向,对俄罗斯的国际收支、进出口贸易、外汇平衡乃至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了重要的冲击。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广度和深度均史无前例的严厉制裁,俄罗斯也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以抵御美西方全面制裁对俄造成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诸多领域的重大冲击。
新冠疫情防控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而国际金融危机从2008年到现在也有了十几年的时间,2018年,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就是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又加了一句,新冠疫情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
由于2020年中国在抗击新冠的防疫政策、社会组织及宏观层面的应对有效,成为世界大国里GDP唯一取得正增长的国家,其他大国基本上2020年经济都有非常大的衰退。英、法两国的GDP下滑差接近10个点,其他一些大国,包括美国在内,也都有非常明显的经济衰退。
新冠2022年会不会终止?这是大家今天讨论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也是后疫情时代,什么是“后”?是不是疫情就已经结束了?2022年会不会结束?
第一,梅毒的起源和传播背景。第二,梅毒的基本医学特征。第三,梅毒传播以后的社会后果。第四,对今天的启示:话语权战争。
“新冠将逝,大国何为”全球治理论坛(2022年春季)于15日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政治、金融、疾控、经济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政治与大国兴衰的影响、中国经济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等畅所欲言。论坛发布重磅报告《传染病与大国兴衰》。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的战略正确、决策正确,取决于我们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效,暴露了美国公共卫生防疫能力的漏洞与国家能力的不足,削弱了美国领导世界的软实力,加速了美国霸权的衰落。”
人大重阳网综合媒体报道: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承办、一克纳米及巨丰金融研究院协办的全球治理论坛(2022年春季)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冠将逝,大国何为”。
2022年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主题为“新冠将逝,大国何为”的全球治论坛(2022春季)在京举办,邀请著名政治、经济、金融界专家深度讨论。论坛发布了《传染病与大国兴衰:基于历史实例的研究》智库报告,该报告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原文刊发于权威学术期刊《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2期。以下为报告全文:
多方评估,2022年将终结长达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状况。回顾历史,每一场百年难遇的传染病爆发时,大国兴衰轨迹必然受到不可测的冲击。新冠疫情到底对全球政治与大国兴衰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全球治理论坛,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