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6 作者: 鲁东红:
5月12日,人大重阳副研究员鲁东红在香港《明报》发表文章解读指出,当前国际秩序面对多重冲击,其深层原因,与二战史观的歪曲紧密相连,背离了二战之后的多边合作传统。
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发布智库报告 《纠偏:80年来错误“二战史观”的综述与中国应对之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5月12日,人大重阳副研究员鲁东红在香港《明报》发表文章解读指出,当前国际秩序面对多重冲击,其深层原因,与二战史观的歪曲紧密相连,背离了二战之后的多边合作传统。现将文章发布如下:(全文约260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本文5月12日刊发在香港《明报》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强调“要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发表联合声明,再次强调要维护正确的二战史观。在屠杀结束已然80年的同时,为何中俄要反复强调“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这个史观背后的现实,又是几何?
当前国际秩序面对多重冲击,其深层原因,与二战史观的歪曲紧密相连——单边主义抬头,背离了二战之后的多边合作传统;历史修正主义蔓延,加剧了国际规则碎片化;排外意识形态复活,导致社会分裂。
部分国家的右翼势力,通过各种手段模糊、扭曲二战历史;一些政客为了政治利益,不惜为纳粹主义、军国主义翻案。更为危险的是,错误史观正与地缘冲突形成恶性循环,以遏制之名贬低甚至否定中俄两国的历史贡献。在此背景之下,强调正确二战史观迫在眉睫。
● 正确二战史观:超越传统的历史思想
正确的二战史观,其本质在于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还原,以及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其蕴含三重核心要义:
其一,尊重中苏作为主战场的决定性之贡献,是关键所在。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日本投降,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代价,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70%以上,从而彻底迟滞了日本妄图“北进”苏联、“南进”太平洋的战略图谋。
苏联作为欧洲主战场,在苏德战场歼灭德军607个师,占德军总伤亡的80%。仅1942至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就使德军遭受150万人的损失,此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苏联分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胜利作出决定性的贡献。这一事实不容篡改。
其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修正主义,刻不容缓。长期以来,美国与西方部分政治势力出于地缘政治利益的考量,以及维护自身霸权之目的,恶意炮制了诸如“忽视中国说”、“西方中心说”、“二战六年论”、“日本受害论”等错误二战史观。这些错误史观背后,存在着一系列严重问题:一是中国抗战史在西方“二战史观”里长期缺位;二是西方学术界攻讦中国抗战贡献的再认识;三是西方学术界抹煞苏联二战贡献的论调;四是日本右翼势力持续操控舆论。
这些行径本质上是对历史正义的亵渎,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Vasily Klyuchevsky)曾说:“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为守护历史真相,国际社会应该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纠正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
其三,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至关重要。习近平强调,二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为重要的决定,便是成立联合国;其宪章宗旨及原则,成为全球和平稳定的基石。中俄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凭借浴血奋战,赢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这一地位不容任何挑战。任何否定《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的行为,都是对战后秩序的公然破坏。
● 维护正确二战史观:应对单边主义挑战
在单边主义盛行的当今时代,正确二战史观的现实意义愈发突显:
一是能够抵御历史工具化,防止新冷战思维蔓延。当前,部分国家将历史当作地缘博弈的工具。例如,美国借助《租借法案》叙事,过度夸大自身作用,却对其在二战初期采取中立立场的事实避而不谈;日本则利用“受害论”来掩盖自身的侵略本质,妄图突破“和平宪法”的束缚。
这种将历史工具化的行为,极大加剧了国际社会的意识形态对立。而正确的二战史观,能够引导国际社会超越阵营对抗的局限,重新构建起互信的基础。
二是可以遏制军国主义复辟,守护全球安全底线。日本近年来不断强化军事力量,其右翼势力频繁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妄图美化侵略历史。正确的二战史观,能够深刻揭示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向国际社会发出警示,使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风险。中俄在联合声明里明确反对军国主义复辟,这无疑是对全球安全的重要守护。
三是能够推动多边合作,破解全球治理赤字。二战的胜利充分证明,多边合作是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之唯一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单边主义盛行,导致联合国权威受到削弱,国际规则出现碎片化。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正是以正确二战史观为指引,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 从历史长河汲取智慧,走向和平繁荣的未来
80年前,世界人民用鲜血铸就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80年后,单边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阴霾,再次笼罩全球。正确的二战史观,不仅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应对当今挑战的思想武器。
中国与全球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以捍卫历史真相为己任,以推动多边合作为路径,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正如习近平所言:“光明必将驱散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唯有坚守正确二战史观,人类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走向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未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