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经济走势出现了“前高——中低——最后又拉高”的情况。一季度经济增速是5.3%,2024年二季度变成了4.7%,三季度进一步变成了4.6%,但在9月份以后,政策作用之下,四季度经济恢复至5.4%,全年经济增速达到了5%。
特朗普有其执政的特点,他的执政风格与美国传统政治家不太一样。上一个任期,我们已经领教过了。现在有一种说法,特朗普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他的不确定性。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全球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的调整上,更在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显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徐天启在第五届(2025)人大重阳迎春论坛 上通过对比当前与《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中所提出金融危机爆发的几项必要条件后提出,对于主要国家来说,只要政策应对得当,一国的金融危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我国房地产目前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发展需要通过包容式+市场化+政府一定的引导模式,实现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相结合,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前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远征在“第五届(2025)人大重阳迎春论坛 上发言指出,以特朗普新政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浪潮将加剧全球经济金融波动,成为全球经济重塑的转折点。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也面临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新形势下,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实现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我想对于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吴奇聪在“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五届(2025)人大重阳迎春论坛 上发言指出,只有多方政策形成合力,货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逆周期调控和跨周期布局的功效。
报告认为,21世纪进入第三个10年,全球金融治理遭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影响变量,包括G20机制面临自形成以来最大危机的“体系空心化”、全球金融治理尚未求解的新难题“国家金融化”、让全球金融治理的根基遭破坏的“金融武器化”、“去中心化”全球金融治理的新难题“货币虚拟化”以及“债务天量化”。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涂永红在“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五届(2025)人大重阳迎春论坛 上发言指出,中美两国客观上有双赢的巨大合作空间,应该确立竞争合作关系,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增强经济活力、促进技术进步。
全球经济形势正处于恢复增长周期的前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与2024年差不多,全球平均水平为3.3%,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在3%以下。
学界有“日本失去三十年”的观点。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发展陷入了长期停滞,经济数据表现不佳,经济再启动缺乏明确方向、具体步骤和时间表。随着终身雇佣制等职场规则的打破,日本出现了少子老龄化、消费意愿低、消极价值观等社会问题,社会发展明显缺乏必要的活力和足够的动力。
2024年,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剧,虽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比较远,但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的资金却面临短缺的风险。世界气象组织1月10日宣布,经过对6份国际数据综合分析后确认,2024年为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当前世界经济处在低速增长周期,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整体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各方的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只要加大政策力度,优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推动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能够及时到位,对未来的经济走向还是充满信心的。
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面对乱云飞渡的复杂国际环境和各种挑战,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国外交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宝贵稳定性。
特朗普总统二进宫,宣布美国新的“特区”开业。世界依然记得上次“特区”给世界带来的动荡和不安,几年过去了,这次新“特区”能否给人们带来新的“特喜”,还是会有新的“特烦”,没有人能够给出特别肯定的可靠答案。
2024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比如2万亿国债,三大工程,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房地产新政以及9月份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2024年我们实现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
高债务当前是全球性问题,但面临的挑战存在结构性差异。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债务率已经很高了,少数国家的债务率甚至远高于高债务率的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的主权债通常以本币发行债券,流动性高、发行能力强,中短期内偿债风险小。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美国在进出口领域实施的一系列贸易政策,尤其是原产地穿透政策,不仅深刻影响了全球贸易格局,也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及企业海外布局带来了严峻挑战。
所谓的全球化已经终结,是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走向终结,即里根撒切尔主义那一波所谓的超级全球化走向终结,实际上疫情期间就有人这么判断,结果证明全球化双刃剑效应。
特朗普的上台,给全球政治经济带来了各种不确定。于美国传统盟友欧洲来说,其紧张情绪也在不断升温。
2025年1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五届(2025年)人大重阳“迎春论坛” 在京顺利召开。
21世纪进入第三个10年,全球金融治理遭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影响变量,包括G20机制面临自形成以来最大危机的“体系空心化”、全球金融治理尚未求解的新难题“国家金融化”、让全球金融治理的根基遭破坏的“金融武器化”、“去中心化”全球金融治理的新难题“货币虚似化”以及“债务天量化”。
1月20日,《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丁刚在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五届(2025)人大重阳迎春论坛 上发言指出,特朗普上任初期,中美关系可能不会有“险”,但会有一阵阵强风。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向国内外鲜明传递出中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底气。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向国内外鲜明传递出中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底气。为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专职、部分兼职研究员与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者就此为主题,延续人大重阳年度新春品牌论坛的传统,举办 “第五届(2025年)人大重阳‘迎春论坛’” ,集体展示人大重阳及人大学者研究心得,以此喜迎蛇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