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昆沪地铁,既标志中国城市管理者的成熟和大度,也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有深入挖掘的大空间。我们期待这样的跨省市地铁能更快更完善的发展,助中国早日进入互联网、公路网、铁路网“三网”并行发展的时代。这样我们离真正的复兴就不会太远。
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成长的一个长周期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我们有充分的硬实力,而且有充分的智慧,而且有过去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这样一个我们近代以来发展这样一个经历,我们没有欺负过任何其他的国家。
相对于政府外交,公共外交更加具体和灵活,在中外经贸交流中能起到很好的“润滑剂”作用。通过3场区域主题论坛,公共外交协会对自身优势和作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宋荣华总结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公共外交协会通过举办研讨及论坛活动,对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
现任政府刚上台的时候,对中国采取比较挑衅的态度,会见了达赖喇嘛等等。但这次,他们着实努力想和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做表面功夫。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外汇交易中心。目前,在香港和中国大陆之外的人民币国际兑换,已有63%在伦敦进行。伦敦此举,特别是允许中国的银行经营在伦敦的分行,确实是给了中国特许权。也就是说,中国的银行除了仅仅建立附属分行之外,有了机会来利用他们在中国的设备和资源。所以,我认为这是英国政府的重要举措。
无论大陆如何放大表述“一中”的宽容度,两岸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仍不会完全消除,因为这个矛盾的本质就是统“独”矛盾,“一”的延伸是“统一”,而“二”如果长期化、制度化,岂不就是“和平分裂”?台湾担心“被统”,大陆则担心“分裂”,这种各执一端的心态如不调整,两岸和平发展架构就难以稳定。
民粹是平民的政治思潮。中国广大中下层对社会不满,是民粹的基础。被冠之民粹的仇官、仇富乃至仇学现象,无一不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官民矛盾、社会不公,平民利益受损,上下层冲突加剧,民粹思潮激荡不足为奇。
欧盟之所以合力出台边界监视系统,主要是因为今后难民人数还会持续增加,他们不再是欧洲各国期盼的通过合法手续引入的经济移民,而是来自于战区的非法移民。欧洲在解决自身贫困人口问题上已颇显吃力,根本无力接受来自战区的非法移民。
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丧失,在劳动力因素上,尽管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但中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比如高学历人才的供给更加充裕,这些都孕育着新红利的来源。
既然麦肯锡支招出错的可能性很大,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大公司愿意高价延揽麦肯锡?因为按照美国的公司法,公司高管必须勤勤恳恳地为公司服务。如若不然,股东就可起诉公司高管,并以公司的名义要求索赔。而借重公司内外的专家也是公司高管尽职的一种方式。比如请麦卡锡这样的咨询巨头。
人民网香港10月9日电(郭晓桐)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日前到访香港参与博鳌青年论坛(香港)。作为论坛的文化环节主讲嘉宾,张教授主要谈及中国电影的发展状况。在接受人民网香港记者专访时,张教授表示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越来越多,反应了两地电影的融合及其趋势的深化。
中国传统商业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比如建筑业的祖师爷是鲁班,酿酒业的祖师爷是杜康,制笔业的祖师爷是蒙恬……谈到商道,则不能不谈商人的祖师爷,那商人的祖师爷是谁呢?按照《史记》中关于商业史的《货殖列传》记载,商人的祖师爷叫做白圭。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进入了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型期。相比于先前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速略有下降,这与全球宏观经济大形势有关,也与中国主动实施“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有关。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有机联动关系中,产业升级与淘汰落后产能是关系到三者能否协同共进的基础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也不断向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从而有竞争力来获得市场的资金。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再度上演“斗鸡博弈”:在预算开支上互相否决对方议案,导致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闭、奥巴马总统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目前,两党之间的战火正向举债上限蔓延:如果在10月17日之前,两党无法就提高美国国债上限达成共识,不仅将导致更大范围的政府部门关闭,而且债务违约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危机。
在被问及“中国经济今后新的增长点有哪些”时,我院高研刘志勤表示,现代政府在信息化上进行大规模投资,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固定资产投资,信息产业是一个。
王琪延说,之所以会有“战斗黄金周”,主要还是集中造成的,时间集中、空间集中和人的集中。要解决时间集中,涉及到国家假日制度改革。比如每月都有个三连休。到2030年实现做四休,即工作四天休息三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当下一些“唱衰”中国的言论是对结构性问题的过分夸大。他表示,这种夸大很可能是“刻意”的,目的在于为他们在市场上的一些投资创造氛围。
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日前到访人民网香港演播室接受专访。作为中国文化的研究者,张颐武教授对中国文化未来的走向表达的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能力大大提升,第二波的城镇化进程也将推动中国文化在广度与深度上升级。
赵锡军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世界GDP的比重持续增加。根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对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早在2009年已增长到14.5%,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
本文从市场投资角度,分析了绿色投入与非绿色投入、社会资产增长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分析了与社会资产总量增长率以及环境污染下降率相关的要素,并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分析了在环境污染速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社会资产总量增长最快速度所取决的相关要素。研究表明,在环境污染下降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最快的社会资产增长率取决于投向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投入与治理环境污染投入的比例,并非完全取决于绿色信贷投入的比例。最后,本文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