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我们对“代表性股票指数是否能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工作不容易。尽管在某些市场或特定行业中,如汽车行业,其增长与上市公司板块的指数之间关系较为密切,但整体而言,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找不到显著的联系。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中静态配置与动态发展、复杂结构与运行分割以及合规运行与有为治理间矛盾的加大,如何以有限财政预算资金实现有效公共服务、提高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率,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改进财政预算的路径之一,历经“协同—结果—统筹”的探索过程。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本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措施在今年的落地,本次特别国债发行一万亿元。
刘元春指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反映了重要的时代要求:第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全球黄金价格近期显著上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以伦敦金为例,其价格于2022年10月稳定在每盎司1,630~1,640美元区间内波动,随后经历了持续的震荡上升期,至2024年2月底,价格徘徊在2,000美元附近,3月则迎来了快速的震动,一度突破2,300,甚至超过2,400美元的水平,目前保持在2,360美元以下波动。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光荣在专业财经期刊《财政监督》杂志2024年第8期发表文章《从五个角度理解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
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接收央视今日亚洲节目,本文转自5月21日央视频。
美国担心在国际贸易中自己越来越多的产品无法保持价值链高端地位。这正道出了美方的意图——遏制打压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
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远远超过之前的改革,这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应以改革试点为先导,这既可以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最优改革路径,又可以降低改革风险。
近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频繁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美国《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创始人、外交政策专家贲杰民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批驳了这一伪命题,他指出,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显得十分虚伪。
RCEP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协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RCEP的蓝图在不断演化进程中。促进形成RCEP统一大市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并进一步提高对RCEP规则的使用率。
虽然中国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特征,但“中等收入陷阱”指向的主要问题,即如何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却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
我国2.2亿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根本,投资者是资本市场资金的首要来源;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规模占总人口比例相当高,投资者的利益关乎国民福祉。
当地时间5月14日中午,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亲自宣布美国政府将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经济表现非常好;美国经济表现非常好;家庭财务形势不错,杠杆率并非过高,美国继续受益于前期强有力的新冠疫情响应措施;美国银行系统形势良好。
美商务部近期试图进一步收紧和取消美国企业对华为部分设备出口许可的决策,主要是基于美国想要严格掌控其核心技术产业,并扼杀包括华为在内中国企业的持久创新能力和再生能力。
美国和欧盟一直在考虑如何没收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俄罗斯资产,以此来支持乌克兰。这暗示了西方越来越担心这场战争会持久化,不得不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换取更多的财源。但这种做法已经引发了对国际法和全球金融秩序及稳定的担心。
在上市公司监管领域,要锚定“高质量”,坚持“零容忍”。“一方面,要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强对大股东的约束,防范绕道减持,严惩违规减持等,确保公司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另一方面,要强化退市监管,加大对‘僵尸空壳’‘害群之马’的出清力度。”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今年发行的20年、30年、50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至11月发行,分22次进行。其中,30年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5月17日首次启动发行。
特努斯自 2021 年起担任苹果公司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向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汇报。特努斯领导着 Mac、iPhone、iPad、iPod、Apple TV、HomePod、AirPods 和 Apple Watch 工程团队,这些团队生产了许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