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经济》杂志专访时表示,金融资源的配置要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变化来进行调整,不断优化金融支持方式,调整工具运用思路,以助力创新成果的产出。
最近,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提出了对中国经济韧性的深刻见解,挑战了国际舆论场上一个所谓“中国经济将长期放缓”的论调。拉迪认为,尽管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中国经济的韧性远超外界预期。
受西班牙100亿欧元债券发行的推动,今年欧洲债券发行量突破了1万亿欧元(1.1万亿美元)大关,打破了2020年6月9日创下的发行速度纪录,当时各国政府在疫情暴发的前几个月提高了预算。
近期围绕房地产市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触及到中国房地产这一轮调整的本质,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将会起到根本性的改善作用。同时,很多政策是中期定位而非短期定位。政府起到市场稳定和市场撬动的效应,目前政策的规模应该能够起到启动效应的作用。
5月24日,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认为,此举是顺应金融改革和国际竞争态势的结果,半导体产业发展有赖中国举国体制优势。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日前做客一档YouTube节目时分享了他对中美关系的一系列看法。他强调,中国不是对美国的“威胁”,而是对美国霸权构成了挑战,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已经处于一种“神经质”的状态。
碳环境容量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产品,实现其生态价值是完成“双碳”任务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自愿碳交易标准及交易市场的理论分析,我们发现自愿碳交易标准是解决产权经济学中外部性问题的创新方式,为碳环境容量这种新型且抽象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量化方法,将以往的产权界定问题由仅界定产权归属拓展到既界定产权归属又界定产权数量,使众多类型的碳环境容量增益形式得到量化,转化为多样化的可监测、可度量的碳交易产品。
现行分税制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税权关系上,大量采用分成办法。本章研究认为,在稳定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前提下,分税优于分成,分税制改革的思路应是分税为主、分成为辅。
近期的金融话题很多,看法也不统一。一季度央行披露了广义货币M2达到了304.8万亿。一方面说明央行在不断大放水,另外一方面,现在通货紧缩的压力在不断增强。
过去几年,我们对“代表性股票指数是否能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工作不容易。尽管在某些市场或特定行业中,如汽车行业,其增长与上市公司板块的指数之间关系较为密切,但整体而言,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找不到显著的联系。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中静态配置与动态发展、复杂结构与运行分割以及合规运行与有为治理间矛盾的加大,如何以有限财政预算资金实现有效公共服务、提高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率,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改进财政预算的路径之一,历经“协同—结果—统筹”的探索过程。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本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措施在今年的落地,本次特别国债发行一万亿元。
刘元春指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反映了重要的时代要求:第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全球黄金价格近期显著上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以伦敦金为例,其价格于2022年10月稳定在每盎司1,630~1,640美元区间内波动,随后经历了持续的震荡上升期,至2024年2月底,价格徘徊在2,000美元附近,3月则迎来了快速的震动,一度突破2,300,甚至超过2,400美元的水平,目前保持在2,360美元以下波动。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光荣在专业财经期刊《财政监督》杂志2024年第8期发表文章《从五个角度理解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
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接收央视今日亚洲节目,本文转自5月21日央视频。
美国担心在国际贸易中自己越来越多的产品无法保持价值链高端地位。这正道出了美方的意图——遏制打压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
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远远超过之前的改革,这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应以改革试点为先导,这既可以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最优改革路径,又可以降低改革风险。
近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频繁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美国《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创始人、外交政策专家贲杰民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批驳了这一伪命题,他指出,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显得十分虚伪。
RCEP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协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RCEP的蓝图在不断演化进程中。促进形成RCEP统一大市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并进一步提高对RCEP规则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