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美国大选进入倒计时一年之际,一条新消息震动了暗流涌动的美国政坛。美国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8日在亚拉巴马州递交材料,注册为明年总统选举亚拉巴马州民主党初选候选人。只是,布隆伯格迄今没有公开宣布他将参加2020年总统选举。
11月5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主办的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举行。《报告》指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存在三点薄弱之处,即企业负债加剧、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持有风险更高流动性更差的资产以及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经济体对于外部债务的依赖性增强
推动当前电商发展的力量主要有三个:一是“不可忽略的量”,即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二是“新的模式”,即新的电商经营模式,比如内容电商和社交电商;三是“一片空地”和“新大陆”,即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随着智能移动通信设备和4G技术的普及应用,硬件终端升级、流量费用下降、移动支付发展和多元化信息传播渠道,使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用户大量触网,激发了他们追求新的网络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国的财富管理从银行开始,银行是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的主力军。后来,资管新规、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一系列的改革,都推动着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那么,我国财富管理有什么特点?如今财富管理业务达到了什么水平?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勇教授在“新中国70年”系列讲座第九讲以“中国财富管理70年”为主题,做深度解读。
我对我们的国家抱有极大希望。作为一名学者,我经常说,我的心是热的,我穷尽其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同样我也知道金融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去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我们心中的理念。如果我们头脑冷静,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总书记说的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本届进博会,中东欧国家中捷克、希腊作为主宾国参展。15个国家参展的欧洲中,有7个是中东欧国家。两届进博会中,共有三个中东欧国家作为主宾国参展。中东欧各国有一定差异性,“打包”式的经贸合作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2019年11月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第35届东盟峰会上,15个国家经过谈判后表示已经做好准备在明年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而印度总理莫迪决定推迟签署,直到“重要的问题”被解决。莫迪此言意指印度希望签署RCEP后,能受到针对进口激增带来冲击的适当保护。印方在峰会前透露的信息多是对廉价商品将冲击印度市场的担忧。与RCEP多个国家的贸易逆差也是印度的重要考虑因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10月31日发布以来,系列热点问题引发了全民热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怎样落地?我国的制度优势将怎样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公报》对未来哪些产业和国家政策有直接影响?针对热点问题,人大重阳内部晨会部分研究人员展开“头脑风暴”,一探其中“奥秘”。
近日,以“迎接经贸新时代”为主题的2019年广交会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活动期间,七位专家就广交会相关话题接受了新华网采访,以下为详细报道。
新中国七十年是全球化的浓缩版,透过大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为什么不容易?强起来为什么这么难?新时代肩负的使命是什么?10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教授在“新中国70年”系列讲座第五讲以”从大历史看新中国七十年“为主题畅谈
金融思维无处不在,国家的国防和建设从金融视角去看,很多历史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如何从金融角度看中国近代史?最有争议的,为什么孙中山做了两个月临时大总统就被袁世凯换掉?10月10日,原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冯氏讲席教授陈志武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座”,畅谈 “从金融看中国近代史”。
这几年,我对中美问题的研究,包括重要文章、研究报告、媒体采访、会议发言、专题讲座和与美方的交流对话,累积了差不多接近70万字的材料。最新的一篇文章是“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析与研判“,发表在人民日报社《学术前沿》第七期上,22000字,对中美经贸关系包括中美贸易谈判历程,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危害,对世界经济对两国经济,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对全球贸易规则、贸易秩序、贸易体系的破坏,文中有比较系统的分析。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饮酒,早已是中国人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举凡节庆、生辰、拜师、开业、婚丧、祭祀、出征,等等,都少不了饮酒致意,以至形成相关的酒俗、酒礼。“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几千年来,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生动地演绎着每个时代的礼俗风尚,也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
10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而2019年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全年贡献率达到40%。当下,如何从世界经济角度看中国的对外关系?10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坛之新中国70年” 系列讲座第四讲,就“新中国和世界经济70年”为主题畅谈。以下为讲座实录:
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已经成为洞悉下个世纪世界发展的关键参照。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种意义上,中国一直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实验中心。“实验”结果,就是中国在过去40年中实现堪称奇迹的宏观经济转型,不仅让数以亿计的人摆脱饥饿和贫困,还让国家经济在30多年时间里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而且没有遗留严重的结构性风险。
9月金融统计数据较8月表现出更多积极因素。社融数据总量层面较为平稳,结构上表内信贷和表外融资同比均做出正贡献。新增人民币信贷大幅高于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数据连续两个月改善,表明逆周期政策调节对于信用扩张已有一定成效。
10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知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在2019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精彩演讲。中国经济会有滞涨风险吗?决策者面临什么棘手难题?传统的“三驾马车”还好使吗?吴晓求分享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
73年前,当我在加拿大出生时,中国人民正在经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抵抗外国侵略和内战的最后阶段。这场战争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也破坏了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在我上学的头几年,我和同学们曾向慈善机构捐款,为中国饥饿的儿童提供食物。我们无法想象,当时中国人民为了脱离苦难、振兴国家迈出的第一步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们更无法想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在今后70年里取得卓越成就,把国民地位提升到国际尊重和认可的高峰。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研究工作者,我深知读的书是不足够多的,在我院同事的推荐下品阅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敏司教授从人类学视角下谈经济发展的著作《甜与权力》(Sweetness and Power)。该著作颠覆了传统的认知,提出了英国工业革命是由糖引起的,聚焦于工业化早期的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西敏司把糖的命运是如何从一件奢侈品演变为工业化生产商品描述得格外深刻又不乏趣味,这一地位转变之间是人类文明的变迁。
当前,世界处于大变局中,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中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考验。近日,中美开启了新一轮贸易谈判,中美关系能否有缓和的可能性?中国如何迎接各种新的挑战?10月8日,资深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金灿荣教授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坛之新中国70年”系列讲座第三讲,为您深度解读“中国对外关系70年”,现场500多位观众聆听,气氛热烈。本文由速录整理而成,已由作者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