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全球战略家、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顾问帕拉格·康纳携其新书《亚洲世纪》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展开了精彩的对话。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信出版集团合办。人大重阳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主持会议。人大重阳三位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周戎、王义桅也就此主题发表了观点。本文由速录整理而成。
2019年6月10日,“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未来”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分享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经验和趋势。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玉书主持
亚洲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劳动力的供应场所、世界的工厂和市场,亚洲的长足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的稳定。亚洲化就是世界化、全球化,亚洲既有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亚洲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全的,也是最能影响整个世界的。对于亚洲的概念我们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亚洲人还不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同时,亚洲是在世界上最具有包容性的,有各种文明和语言,亚洲的崛起是一种包容性的崛起。
在特朗普连任失败这个如今还不太容易做出判断的情形下,共和党必将陷入新一轮重新定位与洗牌的过程。若果真如此,在“后特朗普”时间里共和党是否会继续出现特朗普式的人物或者执行特朗普式的政策?答案未必是一定的。而如果不是,关于霍根的猜测和韦尔德在2020年的存在也就为2021年之后可能显现出的迷茫提供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5月23日,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2019年年会在成都召开,来自《红旗文稿》等6家央媒和全国45家地方党刊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评选出了2018年度全国党刊优秀作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院长助理贾晋京在《前线》杂志发表的文章《历史与世界维度中的改革开放》荣获全国党刊2018年度优秀稿件二等奖。
中国、俄罗斯都是欧亚大陆的大国,中俄密切合作,对于维护欧亚大陆的繁荣和稳定,作用不可低估。所以,未来中俄合作还是前景很广阔的,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和大欧亚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当然,障碍也还是有,障碍主要来自于俄罗斯民众的心理。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并出席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前夕,以“中俄‘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现状、问题及思考”为主题的第六届中俄经济对话于6月3日至4日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成功召开。
2019年6月2日上午10时,国新办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市场上有多种指标观测金融稳定性,其中被广为讨论的是国债利率曲线倒挂问题,但是这个现象其实在美联储或者欧央行的干预下曾经多次出现,而事后却没有发生金融危机,因而很难将其单独视作一个金融稳定性的指标。此外,还有人观测国债和信用债的率差、买卖报价差、国债收益率曲线等等。
近日,CSSCI核心期刊《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第5期出版发行,首篇文章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副研究员王鹏撰写的长篇学术论文《G20机制20年:演进、困境与中国应对》。全文近2万字,全面回顾G20机制20年的进展与当前遭遇的困境,并对即将举行的大阪G20峰会的全球治理改革提出新的中国思路。
27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数字丝绸之路进展、挑战与实践方案》发布会暨研讨会在文化大厦举行。会议正式发布了《数字丝绸之路进展、挑战与实践方案》报告,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作引导发言、研究员刘玉书进行了报告阐述。
《培养全球栋梁之才——来华留学事业70 年进展、潜力与建议》系2017-2018年文化名家与“四个一批”国际传播项目、2018-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主题讲座授课项目、2019年度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专项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原文1.8万字,由王文执行院长、王鹏副研究员执笔。
5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的“一带一路”全球导师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这次会议是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智力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利用以人大重阳为代表的知名国际智库的全球网络资源,对“教育+智库”这一全新“一带一路”教育联通模式的积极探索,是为积极落实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关键举措。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也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遇。“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主要目标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专家讲坛中,王文教授以幽默风趣的风格,由“从未有过之大变局”出发,从“多领域夯实‘四梁八柱’式基础”“‘一带一路’的宏观愿景与‘两步走’战略”“以持久战的心态看待‘一带一路’建设”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后,对2019年后 “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判断、“一带一路”的挑战、如何更好理解 “一带一路”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9年5月25日,由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杂志社主办、中经互联智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与杭州睿恒智库文化策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世界经济与中国机会”之2019经济高峰会议在北京嘉里大酒店隆重召开。
过去70年来,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现在正处于第三个时期的关键路口。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现在面临内政和外交的新问题,在推进改革和全球治理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建设“仁”的社会,施行“智”的外交,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
王文从“一带一路”政策背景、推进现状、建设成果、前进挑战、设想愿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分享,让在场听众从战略前沿视角,重新认识“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对我们国家建设、资本市场走向、产业发展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造不如买的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本的增速要求都不允许预留自主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美国的强硬态势,对我国企业而言,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将直接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但随着中国逐步接近技术前沿,基础性研究的相对重要性将越来越高,国家在研发领域发挥的作用必将上升而不是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有效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发展绿色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存在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工具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