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税改法案获得参众两院通过,或将逐步走向实施。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先后有退出TPP、巴黎协定、教科文组织等举措,令人眼花缭乱却成果寥寥。而减税或将成为特朗普任内最大的政治成果,美国的减税究竟能有多大影响?
其实,所谓的西方,也已经“终结”。美日欧情形各异、心态有别。倒是澳大利亚等国舆论,打着中国“渗透西方”旗号挖掘中国挟制西方的蛛丝马迹,以一种受害者情结看待与中国关系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大可不必把一些英语媒体当做西方声音或国际舆论,在淡然处之的同时,也要推动西方尽快适应新常态,建立“四个自信”,实现人类自信,这是接下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挑战。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刊载题为“没有美国领导的WTO会是空架子吗?”的文章称,长期以来,美国领导了WTO规则的制定,现在美国立场转变了,怀疑WTO起来,从而出现了权力真空。白宫副新闻秘书拉吉则予以否认,称特朗普从未躲避美国作为全球贸易领导者的角色。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得比较接地气,认为WTO的问题是转向了贸易诉讼,而不是贸易谈判。
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出席了亚马尔项目第一批LNG装船庆典。普京说,“项目伊始,就有许多人罗列了一长串`项目不可能成功’的清单,是的,项目曾经有很多风险,但你们看到它现在已经成功了。对能源行业、北极开发、乃至北方航道来说,这都堪称一个重大时刻。”
2018年即将到来,我们面临的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压力同时存在,给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它不仅对国内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一带一路”的推进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于新时期新常态下的金融工作,则要求回归本源,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十八大以来的证券市场,基本上也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处置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展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与研究得到全球关注,包括对绿色金融立法方面的实践,而《巴黎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全球经济生产开始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全面梳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在环境保护和绿色金融方面的立法,可以为我国绿色金融的立法、实践和快速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奠定法制基础。
不仅幼儿教育,市场中几乎任何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但市场会自发形成某种解决方案,其中企业的出现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最重要的市场化解决方案之一。因而,幼儿园是否公立还是私立并非杜绝虐童现象的关键。幼儿教育质量保障一方面来自具有责任承担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良好声誉的形成,另一方面则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积极的监管作为。
“一带一路”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主导的2.0版的新型全球化,得到了全球的广泛认可。“一带一路”的成功推进,既需要充分吸引全球资本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广泛动员中国的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资本能否积极参与,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的成败。因此,着眼于政策指引、办好相关工业园区、成功推进先行试验区以及金融支持等四个方面,有效动员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就成为下一阶段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任务。
一直以来,西方喜欢歪曲抹黑中国,对中国的认识片面而不客观。多年来,罗思义先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并用大量详实数据介绍中国。为了向海外介绍中国的情况,他专门制作了一个研究中国的网站——向中国学习,里边有很多详细的数据,有兴趣的战友可以去查阅。网址:http://www.learningfromchina.net/
十九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分别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个方面做出部署。笔者认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系统设计,包含着三对重要的辩证关系: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可以说,这三对辩证关系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是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思路的导论性哲学命题。
每次从飞机上看新西兰,绿色和蓝色都是映入我眼界的主要颜色。这也和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有关。我的核心观点是:“绿色”和“蓝色”应当成为中新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色调。在这里,“绿色”指的是绿色发展;“蓝色”指的是海洋经济。我认为,这应当成为中新“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
沙特和伊朗真的会打起来吗?哪个国家会变成下一个叙利亚?现在哪个国家手中握有关键砝码?对此,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大使华黎明为界面新闻进行了解读。在他看来,美国国会对伊朗核协议的态度是影响今后中东地区局势变化的关键点。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爆出的一系列事件所涉家庭往往都是收入稳定,基本生活无忧的中产之家,舆论因事件而表现出的愤怒和不安情绪往往超过事件本身。事件所暴露出的状况显示出中等收入群体的某种“无力感”,需要社会加以关注和解决。
尽管“中等收入陷阱”是被勾勒、被统计出来的,对其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但我们仍然要长期关心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难题。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仅是新兴经济体,发达经济体也面临经济长期低迷的困境。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程度,随后发生严重的经济泡沫,并在90年代泡沫破裂,实体经济陷入通缩陷阱,人民收入水平长期徘徊不前,可谓掉入了“高等收入陷阱”。非洲一些贫穷国家,也出现人均收入长期不增长的“低等收入陷阱”。国家发展什么时候都会面临障碍与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舆论,无非是提醒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可掉以轻心。毕竟,这一难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首先应该在科技接入金融业务的过程中明确监管标准,同时要将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标准与金融监管标准保持一致,将风险防范放在重要位置。在看到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的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更加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长远未来,注重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更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快培养金融科技人才。
特朗普已经兑现了取消TPP、实施“限穆令”和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三大“不可能”的承诺,他已经成为最讲信用的总统。有此民意托底,特朗普就为连任奠定了票仓基础。至于极端恐怖主义的报复,恐怖分子很难在美国国内制造恐怖袭击。只要美国人少出去旅游,也可以免受恐袭之害。当然,恐怖袭击可能会在欧盟实施报复,但这和美国无关,更契合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
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可以也应该加强战略对接。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两个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更多了,肩负责任更大了,合作空间更广了。事实表明,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才是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未来。双方应在处理国际问题中开展深度合作,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中美两国共同朋友圈,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银监会于近日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目的在于根据国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和银行业务出现的新特点,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成果,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新规和此前发布的资管业务新规,将从表内和表外两个层面抑制银行同业套利和资金空转,引导资金脱虚向实,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尽管经济学家的影响力不如国家领导人,中国经济思想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虽然国外早有关于中国经济政策、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经典作品。但在目睹了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在西方陷入“新平庸”的反衬作用下,中国当代经济思想著作被越来越多地翻译成外文,并日益为非中国经济学家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