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激发了中外学者致力于丝路学研究的积极性,还在客观上形成了丝路学发展的学术新机遇,使得全球丝路学发展进入转型期、中国丝路学发展进入复兴期,“一带一路”为中国丝路学与全球丝路学实现“学术对接”创造了空前的机会,让“学术的中国”再次融入百年显学的世界发展主流,使中国丝路学能在全球丝路学转型之际实现复兴,维护中国应有的丝路学术话语权并彰显“一带一路”的软力量,“一带一路”与丝路学研究这一课题也因此而彰显出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称,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一时之间,中美经贸关系黑云压城、硝烟弥漫。特朗普借“301调查”发起挑衅意欲何为?此举对中国相关产业有多大影响?中国应做好哪些准备?后续反制措施还有哪些?
美联储日前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美国2018年第一次加息,也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任以来首次加息。美国加息是其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表现。我国应密切关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但无需紧随美国等步伐,目前我国并无加息的必要。
作为长期研究中国金融与证券市场的经济学家,吴晓求时刻关注着股市动态。3年前,《环球人物》记者第一次采访他时,中国股市火爆得像一锅热油。创业板指数创下4037.96的历史最高点,比2012年底上涨了570.79%,但平均市盈率(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值)也高达146.57倍。那次采访中,吴晓求警告“股市风险正急剧加大,尤其是创业板”“跟风炒股必死无疑”。
中国版原油期货的推出,虽然酝酿多时,但此次真的横空出世还是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甚至有人把此事和濒于贸易战的中美关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中美贸易争端的原因或是结果。但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想多了。石油期货的推出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影响中美贸易,也不会对美国造成什么损失,而且美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无法阻止中国石油期货的推出。
中美贸易在保持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得以从中美经济的现有“循环”模式中获利。如果美国采取双边贸易投资领域的强硬政策或通过贸易战打破环流,无视相互依存状态而追求零和博弈结果,相当于抽掉现有经济基石,无疑会对其自身经济产生“反噬”效果。
些年,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深入发展,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风险更趋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过去多年,我国为适应分业经营等特点,实行分业监管,时至今日,这已经不符合金融业发展趋势。从近年来的一些情况看,银行业和保险业都出现了一些乱象,部分乱象还横跨多个行业,相互渗透和交叉。
特朗普和普京无法左右美俄关系的现在和未来。他们虽然是联合主演,也希望将美俄关系演绎成喜剧,但是剧情发展不受他们控制。特别是,“男一号”特朗普被“通俄门”牢牢拴住,任性的他无法“本色出演”。在其幕后,有“特别导演”穆特特别检察官,穆勒背后,则是强力反俄的两党建制派。
美国的贸易保护举措激起了全球的反弹,作为回击,欧盟宣布将对进口自美国的35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韩国向WTO提出申诉,一旦成功,美国将面临60天报复制裁。中国企业则刚刚全面打赢了337调查案,在反垄断及窃取商业机密等诉点上完胜。中国商务部也针对232协议提出要对美国3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税。特朗普挑起贸易战引发美国股市与全球股市大跌。针对贸易战中国如何应对
现今,居然也会发生“农夫与蛇”一样的事情,有点匪夷所思。美国政府近日对中国实行“精准打击”政策,宣布对中国的诸多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而且在宣布对其传统盟友实行“豁免”之外,保持对中国的惩罚不变。这种做法,使人们自然而然的联想到那个著名的“ 农夫与蛇”的故事。
经过耶伦时代谨慎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观察家们预测鲍威尔会“萧规曹随”,这也并不让人意外。事实上,从格林斯潘到伯南克,从耶伦到鲍威尔,美联储一向有着政策延续的传统。这个专家团队引领的机构,对美国货币金融政策有着独立的判断,即使遭遇华尔街金融危机这样的大变故,他们也不会批评前任,而往往是在继承中进行调整纠偏。
该来的都会来,早已战云密布的中美贸易战,美方终于打响了第一枪。中国方面士气高涨,鼓呼者为之喝彩,应战者摩拳擦掌。“一场史诗级贸易战”,商务部某研究员的最新文章如是说。本人赞赏“史诗级贸易战”这个描述和定位。不错,面对强敌,中国最大的底气,就来自悠久的传统;面临战争,中国最大的胜算,就来自独特的史诗。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以及大量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中国不仅在理论上对于“外国援助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基本假设提出了质疑,而且在实践中也开始对作为主流国际发展理论核心的官方发展援助提出了挑战。与西方的官方发展援助严密的制度设计、精密的技术定义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不同,中国与非洲的发展合作更多的是“在干中学”,从中国对非援助的历史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操作模式。
美国政府终于决定对中国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开始限制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打响了中美贸易战的第一枪。美国的决定将重创美国的贸易和经济,并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危机。这件事证明了美国政府当中真有一些不讲道理的政客,坚持用美国国内法处置国际争端。但是,不讲道理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相反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近年来,中国崛起似乎被五花八门的“陷阱论”给缠住了:“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等等,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弄得国人如履薄冰,总是对未来捏把汗。当“陷阱论”出入各种讨论场所时,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很难不带成见。
特朗普和普京无法左右美俄关系的现在和未来。他们虽然是联合主演,也希望将美俄关系演绎成喜剧,但是剧情发展不受他们控制。特别是,“男一号”特朗普被“通俄门”牢牢拴住,任性的他无法“本色出演”。在其幕后,有“特别导演”穆特特别检察官,穆勒背后,则是强力反俄的两党建制派。
习近平主席3月2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体现出中国愿通过国家之努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把中国的前途同世界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泛金融的出现是因为科技创新驱动下,互联网空间已经高度数字化,连接了每一个人,而金融是让传统的这些资金、资源进行一个跨时间、跨空间的优化组合的方式,所以在新金融的条件下,我们每个人到这里考虑重新安排我们的资金和资源的分配,这样背后形成了泛金融的特点,不仅是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公司,甚至是每个社会组织都在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资金进行投资和理财等等。
周小川任职的15年多,是中国金融改革波澜壮阔和金融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在此期间,易纲辅佐周小川,也深度参与了这些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性银行、鼓励建立民营银行、为互联网金融立法、推动利率汇率改革……诸如此类的改革眼花缭乱,也使中国金融和人民币从无足轻重的全球配角,和中国的国力地位匹配起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旨就是,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命”和“运”要结合在一起,“命”是解决身份认同的问题,解决安全感和获得感的问题。“运”是解决发展的问题,解决态势和未来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信息化开放的时代弘扬天下大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