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领导人论坛是及时解决重大经济问题的高端论坛。它既是一个管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工具,也是鼓励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交流的非正式场合。G20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对保持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平衡增长尤其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它的功效,与会国家应该对彼此的共同利益有更清晰的理解,同时必须对各自所做的承诺更加负责。
8月21日,“中美关系的未来”闭门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黄仁伟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展开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中美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双方应当更加重视管控分歧。
8月16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陈忠阳的讲座“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挑战”,即人大重阳系列讲座第72期开讲。陈忠阳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他对风险管理的理解。
进入新世纪,国际体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过去由西方来治理这个世界,向东西方共同治理世界转变。东西方共同治理的特征就是中国力量上升,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它对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历史性的影响。当然,西方发达国家占世界经济G20的总量比例不断的下降,G7只有40%多,所以世界需要一个更加平衡,反映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变化的全球治理平台。
在调研坦桑尼亚中资东奥服装厂的活动中,坦桑尼亚总理马贾利瓦出席,做了重要讲话,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与中国发展经验尤其是经济特区的羡慕与效仿之情,以及对中国南海政策的支持。人大重阳在第一次时间得到演讲稿原文并做了翻译,现将原文刊出。
8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中非公共外交论坛”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成功举行。中非与会者围绕“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稳步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坦诚的讨论。一些嘉宾直言了当前中国与非洲在公共外交领域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2016年8月9日,国防大学科研部计划指导部陈昱澍副部长、刘群教授和阎德东参谋一行访问人大重阳。人大重阳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相均泳、宏观研究部研究员卞永祖、产业研究部国际合作项目主管杨凡欣与陈昱澍副部长三人展开研讨,围绕“新型智库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从业者组成,基本定位是要打造“一带一路”的“网络型智库”,成为“一带一路”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孵化平台,聚智慧、聚资源,推动“一带一路”早期成果与标志性项目的落地。2015年8月8日,由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凤凰国际智库、商务印书馆、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了“一带一路百人论坛首届论坛”,来自政界、高校、智库和企业等的专家学者近200人参与本次论坛。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日,中诚信国际正式发布我国评级行业第一个《绿色债券评估方法》,得到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环保部”)、投资及发行各方绿色金融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陈晓晨研究员向纳瑟尔教授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向他详细介绍了人大重阳及其主要研究领域,以及“一带一路”的蓝图和实施情况,并就纳瑟尔教授所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回应。纳瑟尔教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同这一项目对于中国和相关国家的战略意义,但对中国在开展过程中如何对南亚敏感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复杂的国内环境等问题进行政策回应提出了疑问。
金融是一个既专业又通俗的领域。它既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你真的了解金融吗?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和各类数据,很多人望而却步,难以厘清纷繁的金融事件背后的逻辑关联。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金融改革现在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世界那么大,金融那么炫,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进入最后一天。在闭幕式中德国发展研究所执行董事阿道夫·科勒克·莱希总结说,203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任务过于宽泛,很难采取行动,需要更加的聚焦,特别是把焦点放在重要的问题上,由所有的成员国和集团一起去努力,这对于解决全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等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30日于京继续进行。在分论坛“G20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中,英国考文垂大学全球安全教授尼尔·伦威克指出,当今全球发展前景不明,存在潜在风险。在此背景下,G20应当明确定位,将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敦促各国落实达成的决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作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所提供的支持。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30日下午闭幕。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在闭幕式上发布了T20主席声明。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各国经济产出增速放缓的挑战,加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的合作,鼓励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在内的全面创新,是挖掘增长新动力的唯一有效途径,在20国集团智库会议上推动G20讨论创新应当是恰逢其时。
7月29日,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做了开幕式致辞,以下为发言实录。
7月29日,以“新动力、新活力、新前景”为主题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建设新型全球关系”会议在京召开。中方G20事务协调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在T20智库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将从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以及关注发展问题四方面,以将推动制定G20创新增长蓝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行动打造G20杭州峰会的政治成果。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29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他指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需要国际社会的持续努力。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为G20带来了挑战,但也为T20发展带来了机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T20应提出更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7月29日,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百家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500多位嘉宾,以及50余家中外媒体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建设新型全球关系,并为今年9月4日在中国杭州举行的G20峰会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