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第22期重阳论坛在京举办。本期论坛人大重阳特别邀请到了第一任中国G20事务协调人,原外交部副部长、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以“中国、G20和全球治理”为主题,将中国在G20全球治理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峰会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阐述“中国方案”对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能力对G20机制长远的积极的正面信号。
该硕士生项目还将开设《绿色信贷机制》、《绿色金融市场》等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绿色金融业内领军人物、“一行三会”的重要官员都将成为课程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同时作为第一门课的主要授课老师。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发表主题演讲时说道:“刚才听到欧盟前副主席Reding女士的发言,我感到确实全球在关注着G20峰会的成果,全球也在期待着G20杭州峰会的成果能够得到落实。全球经济治理是历来G20峰会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峰会上,它在政策点上有不同的强调。比如2010年首尔峰会强调了IMF份额改革和治理结构改革,这些在不同的时间结点上有着不同的具体的政策突出点。
2016年9月21日上午,以色列外交部和驻华使馆代表团一行到访人大重阳,与人大重阳相关代表就G20杭州峰会成果、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和解决方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一带一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了探讨。
2016年9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筹)(简称西北研究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举办的第二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在兰州召开。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国际组织和媒体代表等单位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智库副理事长赖远明主持会议。
8月29日沙特阿拉伯贸易与投资大臣等一行到访人大重阳,沙特投资总署副署长、沙特贸易与投资部媒体与通信局局长;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首席经济学家何帆出席了会议。
人大重阳网讯:2016年9月8日,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代表团一行到访人大重阳,与人大重阳相关代表就G20杭州峰会成果、全球经济金融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和解决方案、推进全球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取得的突破、TPP和TTIP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了探讨。
《星际迷航》像是西方海洋文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在太空时代的续写。就拿电影永远的主角,“银女士”——飞船“Enterprise”号的名字来说,“Enterprise”英语里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商业组织“企业”,另一种是表示勇敢、活跃的“进取”,这个词历史上被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军舰和科幻作品中的飞船使用,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舰船名称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相均泳也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都是硬骨头,仍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需要我们企业不断去探索、实践、创新,并进行持续的总结、评价和推广,但是目前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没有相应的评估机制。
2016年9月7日,日本总研副理事长汤元健治和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川端良彦一行5人访问人大重阳。人大重阳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相均泳、宏观研究部研究员卞永祖、宏观研究部研究员陈晨晨、产业研究部国际合作项目主管杨凡欣与汤元健治副理事长五人展开研讨。
2016年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印记必将让世界铭记,而中国智库在全球治理顶层设计中发挥的引领作用也将是智库界由西向东看的新起点。智库外交,伐谋全球,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指导下,重阳金融研究院将继续砥砺前行。
兴业银行、保尔森基金会、彭博慈善基金会、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全球金融市场协会、汇丰银行、上海金融学会、能源基金会等机构共同主办和协办了这次会议。来自这些机构和英格兰银行、世界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国际金融公司、Amundi、标普、穆迪等金融机构、市场机构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等智库的300多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参加了讨论。
第十一届G20领导人峰会于9月5日闭幕,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出席记者会,并介绍峰会取得的成果。主席国领导人亲自出席并解读成果发布会,是G20峰会历史上的首次,说明了此次峰会成果的重要性。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下简称“《公报》”)直到5日深夜才公布,可见其意蕴深长。
第十一届G20领导人峰会今天闭幕,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出席记者会,介绍峰会取得的成果。主席国领导人亲自出席并解读成果发布会,是G20峰会历史上的首次,说明了此次峰会成果的重要性。此次峰会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像金秋的硕果,让人亟待品尝。求树之长者,必知其根本,必须知道其脉络,才能认识到此次峰会成果的突破性和意义。
9月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发挥智库资政启民作用,组织专家资源献智献策,服务G20峰会。此前,7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智库(T20)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三家主办单位之一,具体负责组织此次会议,并成为唯一一家为2016年G20峰会做出直接智库贡献的中国高校。
我们重申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我们欢迎11个多边开发银行提出的《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行动的联合愿景声明》,包括在各机构的职责范围内宣布的高质量基础设施项目量化指标,及其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项目质量、加强项目储备、增进新老多边开发银行的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有利环境和动员私人投资所做努力。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将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挑战,探讨“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重点议题,为国际合作指明方向。
中国是G20的积极建设者,其对G20机制的贡献不仅源于在国内经济发展、社会改革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更来自于对新型国际秩序的设计,以及追求国际社会互利共赢的实际行动。中国一方面承受着动能转化、结构调整的阵痛,一方面积极努力为世界发展、全球治理做出努力,这都体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对国际责任的担当。
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复苏缓慢,新兴大国快速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动向;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社会不公平程度加深;世界贸易在艰难环境中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贸区发展呈“碎片化”趋势;全球问题日益突出,非传统安全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向三井住友银行代表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最新的政策动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