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引起美国普通民众强烈不满,让他们感到所谓的“美国梦”更加遥不可及。美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如此显著且越来越大?今天刊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英、美三国学者的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1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一篇名为《中国正在努力控制网络上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的文章中,文中对表达了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看法。在接受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的看法让西方民众更认识到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开展智库研究、传播智库声音要怀有敬畏之心。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实践走在了理论前面,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跟得不够紧。可以说,文章和书籍出了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论坛、讲座也举行了不少,但出真知灼见的还不是很多。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智库要积极构建以我为主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经验、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分享给世界。
新年伊始,几年来蓬勃甚至是爆炸式发展的中国智库迎来了一场空前盛事: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在人民大学隆重召开。传统的党政智库、高校智库、新兴的社会智库以及在传播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三百余人齐聚一堂。更值的一提的是,一向在此领域鲜有亮相的企业界也同样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对MBA代表团表示了热忱的欢迎并作致辞。他提到,我们非常欢迎美国的学者、学生到中国进行实地的调研和考察,加强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沟通。美国的媒体、学界对中国的许多报道和评论并不是很准确,他们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大国,中美之间应该实现互相尊重和理解。
多次访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及,中国先后成立国际智库合作联盟、丝路国际智库网络、“一带一路”百人论坛、高校智库联盟等联盟性组织及机制11个。国内智库还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智库的交流。“‘一带一路’的推进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智库的智慧。”欧晓理说。
王义桅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自身的复兴,还要鼓励各个民族、各个文明都要复兴。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王义桅表示,可以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产生出天下一家的胸怀。中国梦要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梦想相融通,成就人类共同发展的梦想。
赵磊认为目前的“一带一路”建设,成就很多,超出预期,也有短板存在,其中最缺乏的是人才和思想: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文化事件。它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要形成文化共鸣和文化共振,而整个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思想支撑。因此,赵磊提出,“一带一路”(智库)建设,首先要聚智,然后聚焦,精准发力,补足人才和思想不足的短板。
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主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今日在京开幕。2017年全球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全球面临着国际秩序的重构。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国怎么办?我们在国际话语空间将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需要智库深入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第一、新型智库需要宣传中国的国际形象。他认为首先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这是中国国际形象的核心基础。中国模式在国际上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带着意识偏见,用有色眼镜看中国,因此需要说清楚中国道路是什么,中国制度是什么,中国文化的背景为什么能催生出这样一个制度,为什么要从严治党等。
何亚非指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动荡、大变化、大调整的全球化新时期,中国智库需要抓住历史机遇,迅速诞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性有中国特色的智库,迎头赶上西方智库精英数百年来形成的国际思想和舆论的引导力,让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在智库层面打造牢固的治理基础,这是中国智库的历史责任。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库这一新型的知识群体正日渐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支优势突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新型智库起步较晚,成长尚待时日。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我国智库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初步;在国际舆论场上,我国智库的全球议题设置能力、公共外交能力还难以与发达国家比肩。杜飞进指出,要改善当前情况,可以从三个关键点上努力。
2017年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节点,也将是中国外交精彩的一年。中国智库如何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怎样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对此作出深入探讨。
2017年1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国内知名智库学者、社会贤达、及媒体界300多位人士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做开幕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主持了开幕式。
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开幕式上发言时指出,智库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加强交流、调查和提供解决方案的作用。
《中国智库透明度报告》是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旭峰教授领衔完成并发布的。在“中国智库透明度总体排名榜单”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占据榜首三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列第十一位。
在2017年1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上,《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调研评估报告发布》对外发布。
国务院参事室交流合作司司长孙维佳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在国家治理中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汲取专家学者的智慧,听取民间的声音,以不断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水平。在此背景下,智库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蓝迪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在于,在今天的全球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大动荡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果断引领全球资本全方位的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
2015年被视为中国新兴智库的元年,于运全认为中国智库走国际化的道路,获取国际影响力,是漫长的、综合的系统性过程,最终能否拿出和世界对话,让世界佩服和景仰的成果是关键。智库的成果更多要靠白纸黑字的东西流传后世。“‘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是我们国际化可以参考的路径,重阳的现象、经验值得我们做智库、做媒体的人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