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和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30日在京召开。召开期间,专家就“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执行理事王文主持。
节日的北京,鲜花铺就。节日的人大,缀满盛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8岁华诞、中国人民大学迎来建校80周年之际,"`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于9月30日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与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郭业洲说,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在上升。一方面,和平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但是在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复杂、严峻的挑战,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不牢固,全球发展明显失衡,地区冲突持续不断,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流行疾病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关口。
刚刚被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聘为高级研究员的伊萨姆·沙拉夫表示,当今世界的变革正处在十字路口,需要“富有人性”的全球化,从而需要新的全球治理。互联互通满足了人类生存的自然需求,而“一带一路”则让全球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人性达到共通。
何亚非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伙伴关系的思想、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以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这些年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联合国、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等起到了“锚”的稳定作用,对不公正的地方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刘伟认为,“一带一路”环流亚非拉大陆,经济互补性较强,各国情况各异,彼此之间互补的潜力和空间很大,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超越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传统海洋型全球化,也超越了古丝绸之路本身。他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使有关各方建立起通过共商、共建、共享而达到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最终成为通往共赢挑战、共同繁荣、共享盛举的命运共同体。
9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承办,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支持的“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举行,基辛格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
2017年9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成功召开,大会主题为"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做主旨演讲。
9月26日,作为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机制的重要内容,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承办,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支持的"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做主旨演讲。
9月3日至14日,受卢旺达共和国贸易与工业发展部邀请,人大重阳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程诚博士与其他9位国内各领域专家一起在东非国家卢旺达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工作,初步形成了该国推进初级工业化的基本方案,设计如何嫁接中国经验,利用工业园/产业园区推进制造业发展的规划。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做主题发言时首先回忆了48岁第一次访华时与周恩来总理的对话,他说当时的中国对他来说是个谜。伴随着后半生他近百次的往返大西洋两岸,时至今日,中国的成就远远超乎他的想象,而中国对于他来说却不再是个谜。他指出,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有三大节点,毛泽东为中国带来了大团结,邓小平带来了改革开放,习近平提出了 “中国梦”。
刘延东表示,人文交流是中美两国分歧最小、共识最多的领域。过去7年来,中美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取得丰硕成果,丰富了两国关系的内涵,也使中美关系更有温度、更具韧性、更添活力。中方愿与美方扩大人文交流的覆盖面,增强民众的获得感,提升人文交流的影响力。大学和智库不仅影响政府和公众对中美关系的看法,而且影响下一代对中美关系的认知。
9月22日,《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治理——深圳市宝安区智慧城市治理研究报告》在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纪军教授在分析宝安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9月13日,杭州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和杭州市社科联在建德市举办全市社科优秀青年人才培训会,杭州市社科联主席、市社科院院长沈翔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市社科联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周膺出席并主持培训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学术合作部主任、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杨清清受邀出席,并进行开班首场有关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专题讲座。
结合"一带一路"四年来的进展情况,王文院长谈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善于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化的技术、管理与发展经验。而"一带一路"不仅拓展与延续了中国人的学习势头,更是塑造了中国人的"老师"形象。
对中国人民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来说,今年也走到一个重要节点。六十余载风雨兼程,它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更通过辛勤教学、严谨治学,冉冉树起“人大学派”的旗帜,不仅增强了中国金融学界和业界的理论自信,其影响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9月1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媒体报道分享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行。中国日报时政部副主任秦继泽、中国日报时政部主任记者张陨璧、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原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首席记者邹韵,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来自非洲、南亚、东南亚41个国家的44位记者以及来自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浪网国际频道的中国记者出席分享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钟新教授主持沙龙。。
9月16日上午,由中国国际经济学会商务诚信工作委员会、商务部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企业信用年会暨第二届中国供应链金融高层论坛”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多位来自政界、学界、业界的重量级嘉宾出席,就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献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张燕玲、魏本华两位高级研究员出席当天会议并发表演讲。
2017年9月16日-17日,第14届世界华商大会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华侨、华商代表等2200多人参与了大会,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发来贺电。缅甸第一副总统吴敏瑞、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缅甸中华总商会吴继垣会长、泰国正大集团主席谢国民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欢迎词和精彩演讲。
9月15日上午,希腊驻华大使莱奥尼达斯·罗卡纳斯(Leonidas Rokanas)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教授一行进行了亲切会谈,双方就全球治理、"一带一路"、中希文化交流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罗卡纳斯大使在会谈中提到,希腊地处欧洲东南角,介于东西方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