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人大重阳为广州建设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重阳为广州建设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17-05-17 作者: 人大重阳 

5月13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承办的“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国际经验与广州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云集广州,围绕广州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资源配置中心进行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中国银行前副行长张燕玲受邀参会,并发表题为“广州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建设路径探析”的主题演讲。

  人大重阳网讯:5月13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承办的“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国际经验与广州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云集广州,围绕广州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资源配置中心进行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中国银行前副行长张燕玲受邀参会,并发表题为“广州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建设路径探析”的主题演讲。


张燕玲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燕玲在发言中指出,全球资源配置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全面治理的有机构成。在“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时代背景下,广州建设全球资源配置中心需联通内外、聚合全球,构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网络的制高点。


  张燕玲表示,广州要充分发挥在历史、区位、人才、经济发展以及先进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借鉴国际理论和经验,制定出区域、国家和全球三个层面资源配置功能的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


  从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理论与经验出发,她指出,广州建设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应摆正资源配置主体,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跨国公司踊跃来广州落户发展。专注提高“区域竞争力”,分析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各项因素,找出短板所在,针对性地攻坚克难。重视“距离衰减”论,定位出广州资源配置的重点区域,并尽量扩展资源配置空间。按照帕累托最优选择理论的指导,把广州市按照最高标准打造成世界级最优的产业基地、贸易基地和资源配置基地。


与会嘉宾合影


  立足于广州的现实情况,张燕玲为广州建设全球资源配置中心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首先,广州建设全球资源配置中心要分“三步走”,在区域、国家和全球三个层面逐步推进;其次,破解“区域竞争”与“距离衰减”的矛盾,与香港、澳门、深圳结成国内联盟,与东南亚各国及西方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城市结成国际联盟;第三,建立科学的效益分析和精准的数据分析机制,减少资源配置的盲目性;第四,建设风险分析机制,规避,克服和反制全球“黑天鹅”事件的影响;第五,广州建设资源配置中心应有机融入“一带一路”宏图大业,顺势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罗伯特·S·林德讲席教授、全球化思想委员会联合主席萨斯基娅·萨森,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叶嘉安,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石勇,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前主任周振华,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等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为广州建设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建言献策。(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