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延期30多个小时后闭幕。大会就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房地产政策实际上已经到位了,市场不可能回到以前价格快速增长的时代。当前政策目标来看,房地产是要“止跌回稳”,而资本市场是“止跌回升”。
当地时间11月2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38项合作文件,涵盖农业、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工业、能源等多个领域,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在人工智能(AI)不断发展的浪潮中,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妥善利用这项颠覆性技术。霍尼韦尔(Honeywell)CEO柯伟茂曾指出,不积极采用AI的公司将面临“末日”,但这仅揭示了问题的冰山一角。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美元货币体系都具有双“锚”:信用锚和价格锚。固定汇率制下,美元与黄金通过官定平价实现两者等同,双“锚”合一,黄金是硬“锚”。
近年来,我国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自由贸易朋友圈”加速扩围的同时,自由贸易协定水平也不断提质升级。
当地时间星期二(11月12日),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马斯克将与拉马斯瓦米合作,领导一个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简称DOGE)。
11月17日,2024投融资论坛在雄安新区召开,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以“走向新均衡的中国宏观经济”发表主旨演讲。刘元春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阵痛期,且受到疫情冲击和房地产深度调整的影响,经济转型阵痛比2013年更为剧烈。
特朗普“二进宫”牵动外界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走向的关注。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1月19日发文称,尽管特朗普的胜选在欧洲和亚洲引发了令人担忧的冲击波,但印度似乎不以为意。印度外长部长苏杰生表示,印度并“不紧张”,有信心驾驭特朗普上任后的美印外交关系。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有人说中国产能过剩,“这是完全错误的”。
2024投融资论坛17日在雄安举办。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会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结构转型期,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具有新逻辑和新体系,正在提振市场信心。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峰会”)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讲话。
当地时间11月1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达拉斯联储活动上表示,近期经济健康状况的迹象将使美联储能够从容决定继续降息的速度。这一表态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解读。
今年6~8月,以哈西娜政府试图恢复在2018年废除的“公务员配额制”为导火索,孟加拉国政局出现罕见剧烈变动,最终造成总理哈西娜宣布辞职。
在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中国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向,一系列增量政策相继推出,旨在稳定市场信心并推动经济向优向好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2024年第十五届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对此次政策转向进行了深刻解读,强调了政策调整的决心和深刻内涵。
11月8日,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审议通过,地方化债“三箭齐发”: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6万亿元;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小苏兰吉尔·惠普斯在就任帕劳新总统时发表了针对中国的对抗性言论。小苏兰吉尔·惠普斯再次当选连任。就在正式宣布在全国大选中获胜的几个小时前,他表示,他可能将向美国请求提供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其理由是所谓的来自中国的导弹威胁。
美联储近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今年9月以来的第二次降息,背后有何考量?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新华网连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听听专家的解读。
在以“净零征途——可持续燃料商业化路径展望”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就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存在三类政策工具,分别是行政手段、财税手段以及市场机制。
王义桅说:“此次特朗普胜选是强势回归,且参众两院控制权在握。对此欧洲也感到较为担忧,尤其是特朗普称将实行新一轮加征关税政策,包括对欧洲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