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来信,无论从内容还是文风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当年在14-5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所不能想像的。从我个人来说,从三十多年前赴法国留学攻读能源经济博士,此后作为国际发展援助金融机构的员工先后在东非、南部非洲、东南亚、南亚发展中国家从事能源扶贫项目的贷款投资已经25年了。这期间,我离开依然处于贫穷落后状况的非洲回到被世人视为经济蓬勃典范的亚洲,但我却注意到,其实,一直到今天亚洲国家无电人口依然高达6亿,超过了非洲的无电人口。纵观亚太地区能源面临的严峻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打个比方来说,我觉得可以用九道“命门”来描述:三个“要命”、三个“宿命”、三个“革命”。
美国是消费金融全球第一大市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信贷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从住房、汽车等高价商品到教育、度假多方位的消费信贷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消费市场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后,美国消费金融公司的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稳居市场份额第二。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消费金融公司遭受严重损失,市场份额从2007 年的22.9%降至2009 年的19.7%。即便如此,其在消费信贷市场中的地位也未受到根本性的动摇。
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致辞,重点阐述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些思考,更是提出了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想法。特别提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双方合作的原则。阿拉伯国家也作出了积极响应。我觉得“一带一路”的提出,对提升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我们把阿拉伯国家视作天然的、战略的合作盟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去了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访问,确实感觉到他们对“一带一路”合作方面有一些设想。当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项目,但总体上都是积极的态度。
近来关于中国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和担忧再度出现。“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来源于世界银行2006年发表的《中等收入陷阱——东亚现象》报告。中心意思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当发展到人均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没有新的进步,既无发达国家技术上的优势,亦无低收入国家成本上的优势,结果长期无法跨入人均1万美元的高水平门槛。中国已是中等收入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日渐丧失,技术上仍处于中低端,因此担心也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过去一年,在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互访的同时,中俄双方签订了两大天然气交易协议,在俄罗斯经济低迷和乌克兰危机之后接踵而至的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两大协议开拓了中俄油气合作的道路。虽然油价的骤跌令这些有助于长期降低东北亚油价的协议黯然失色,但是总体而言,这两份协议预示着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向,也将影响中国和亚洲的供需平衡,直接威胁到全世界已经提出的LNG(液化天然气)项目,甚至改变欧亚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更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不可缺少的一环。
提到中国高铁,读者们可能会立即想起2011年甬台温线上的列车追尾事故,但那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动车事故,实事求是的说:那是特快列车事故。标题中另一个加了引号的词是日本的“安全神话”,日本人是作为褒义词使用的,在跟中国竞争世界高铁工程时,一定说的一句话是:日本高铁从未发生死亡事故!意思是说:其他的三家,法德中都发生了高铁死亡事故。对法德中各国来说,高铁不出死亡事故就象是神话一样,不可及。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逐步形成了社会的共同愿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已经达成社会共识。在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绿色金融体系,发挥绿色金融和资本的资源配置作用至关重要。
所谓“以房养老”只是一种可以自愿成交的市场交易行为,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享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理财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就像你到保险公司购买任何一种保险产品一样,它只是有需要者才会有兴趣,既不可能成为国家法定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更不可能成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主流方式,而只能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规范与支持下,为房屋所有者根据自己的人生安排与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自愿的、补充的养老方式。“以房养老”提出的积极意义在于,让有需要的老年人再多一条自我改善老年生活质量的途径。但客观而论,它只与少数人的自愿选择、市场交易行为有关,完全没有必要引起人们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担忧。
经过35年波澜壮阔的极不平凡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经济获得了年均9-10%的快速增长,至2014年,我国GDP总量达到63.6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约748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突破。但是,展望自2015年至2049年(建国100周年)的新35年,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已呈现出原有增长动力显著减弱的态势,如若应对不力在相当程度上将面临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面临“制度体制陷阱”、“社会危机陷阱”、“技术创新陷阱”、“国际收支失衡陷阱”和“生态陷阱”等五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亟需通过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快架设改革创新之桥,才能实现我国现代化征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们,开始以全球为范围来满足财富管理需求。尤其是部分高净值人群,投资需求开始向多区域、多币种、多形式的跨境多元化配置转变。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深耕,国内各家银行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服务已深入人心,他们在不断探索境内高端财富管理市场创新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加大境外市场战略布局和服务。这些,都为我们管理财富、规划未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观念更新来自于哪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思想文化战线的积极推动。实践表明,军事文化越是富有开拓性和进取性,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就越是强大,对于军事力量建设的贡献就越明显;反之就可能在军事竞争中陷入被动、造成难以挽回的败局。
曾多次被拿破仑军队击败的普鲁士军队,为什么在短短几十年间便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军队?晚清的北洋水师、法国的“马其诺防线”都曾耗费巨资并被寄予厚望,但为什么终究功亏一篑?其中缘由都隐藏着一个重要规律:在军事竞争过程中,谁占据军事思想文化的制高点,谁就可能点燃军事力量迸发的引线,并最终赢得主动。
国际关系的理论很多,能用来解释中美关系的也很多,但其中有一个特别的理论可以拿来分析今天的中美关系。这个理论就是权力转移理论。简单地说,权力转移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内部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出发点是在国际上各个国家都是以追求权力最大化为目标。在讨论大国关系的时候,这个理论认为当崛起大国(中国)和守成大国(美国)的综合实力接近的时候,最容易爆发冲突甚至是战争。
每到高考季,高考作文题的优劣都会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人们似乎很想通过高考作文题看到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在各种讨论中,有人列出所谓法国的作文题,将其与中国高考作文题加以对比,想以“拥有选择权是否意味着自由”“艺术家是否是他个人作品的主宰者”等法国作文题极具哲理和思辨色彩的“高大上”,来映衬中国作文题的浅显。在某些人眼中,这种差异又成为中国教育缺乏原创性和深邃内容的证据,有人甚至还往意识形态上引,说是由于我们高考作文题宣传味道太浓等。但问题是,这种对比显然存在着对课程设置以及文化差异的双重误解。
市场化程度低意味着受到政府干预和相应市场扭曲程度更大,上市则可以帮助处于该地区的企业减少政府干预和市场扭曲。与之前相比,上市会使该企业在公司治理改善、盈利动机强化以及市场扭曲减少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使得该企业上市后企业绩效改善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的企业相关效应相比更加显著。研究显示,对于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上市能使其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提高9.2%(32.8%),而对于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上市仅能使其资产收益率提高3.9%(7.6%)。
黄震认为,移动金融生态正在迅速形成和完善之中,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大数据时代。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们不仅要加快学习,还要加强机器学习的研发和人工智能。互联网正在由1.0时代向2.0时代转变,很多人还沉浸在1.0时代,忽视了2.0时代已经到来,很多大机构还在依赖过去的方式方法,放慢了创新的步伐。现在应提前布局移动金融的3.0时代,随着移动终端高度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移动不仅仅是移动通讯、阅读和游戏,同时也是移动生活、办公、理财。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然而,在地区大国中,印度却一直持谨慎或怀疑的态度。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考察印度智库、媒体、学者对“一带一路”的基本看法,以及对于印度是否应该加入中国“一带一路”的争论。从研究中可以发现,印度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主流的分析都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大战略,可能由此导致中国进入印度的南亚“后院”,给印度带来长远的战略忧患。
至2014年,我国GDP总量达到63.6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约748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突破。但是,站在自2014年至2049年(建国100周年)的新35年的坐标上看,近年来经济增长已呈现出原有增长动力显著减弱的态势,如若应对不力,我们将很可能遭遇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制度体制陷阱”、“社会危机陷阱”、“技术创新陷阱”、“国际收支失衡陷阱”和“生态陷阱”等五个方面的现实挑战。笔者认为,只有加快架设改革创新之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实现我国现代化征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目前正在按照中国共产党三中全会确定的框架,对国有企业(SOE)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决心是:“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中国将国有企业视为其经济的核心,这一事实是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私有制市场经济”区分开来的关键的结构性特征。中国经济体系的增速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有三十多年,有鉴于此,我们应当探讨:中国的国企与其更优越的经济增长率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为什么是“公有制主体地位”产生了更佳的经济表现?引发国企改革的具体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指明应该如何改革。
不宜夸大PSL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毫无疑问,PSL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降低中国经济的失速风险。此前有传闻称央行5月进行了1.5万亿PSL,但在央行正式公告后已被证明是误读。事实上,5月央行在通过PSL促进信贷投放的同时,还通过定向正回购锁定短期过剩的资金。央行这一放一收的组合操作,充分显示股市热度较高情况下,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性的松紧适度,更加注重于资金向实体经济的有效传导,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资本市场不切实际的政策预期。
此次公务员涨工资以及今后将建立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都只是对2005年制定、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公务员工资调整机制部分内容的初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