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对管理者而言不能只是情怀。美好环境不是照片上的美图,而是群众生活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高屋建瓴,但各级管理者应在实践中时刻践行。所谓“蓝天白云”,其实不仅限于此,也应体现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东西、喝上放心的水等方面。本质上讲,这是有关环境建设的整体治理能力问题。对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管理者不应含糊其辞,更不能在出现特殊利好情怀时见猎心喜,而应看到现象的本质,切实拿出解决办法,提出可持续和可执行的方案并稳步推进。
国际关系的理论很多,能用来解释中美关系的也很多,但其中有一个特别的理论可以拿来分析今天的中美关系。这个理论就是权力转移理论。简单地说,权力转移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内部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出发点是在国际上各个国家都是以追求权力最大化为目标。在讨论大国关系的时候,这个理论认为当崛起大国(中国)和守成大国(美国)的综合实力接近的时候,最容易爆发冲突甚至是战争。
1940年,麦当劳兄弟在洛杉矶开始经营当时美国极其流行的汽车餐厅。彼时,正是美国走出大萧条阴影,迈向消费社会的关键时期,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工作节奏加快,女性开始大量就业,人们在家中就餐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快餐的需求迅速提升。麦当劳真正的成功,被记在麦当劳公司曾经的经理人雷•克洛克的名下。1955年麦当劳行政总裁雷•克洛克的“内部创业”获得了在伊利诺伊州开设麦当劳餐厅的授权。第二年,雷•克洛克和他的合伙人以270万美元收购麦当劳兄弟的餐厅,开始以全新的商业模式运作麦当劳,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美国和全世界复制连锁店。如今,麦当劳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32000家快餐厅,分布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在每一个项目实施的时候,要有很细的计算,怎么样更合适。对有些国家,比如经济条件比较差一些的,在一定情况下适当的投入,我觉得也还是必要的,从长远看会有效益的。就像有时候讲一个联系的环节中间,有时候这一个环节你要联系不上,整体上他就带来这样的影响,如果从这个环节它投入了,哪怕你要事先做一些投入,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我实际的经济效果,但它从长远来看会发挥作用的,会整理上带来效益的。
G7会不会成为地缘政治斗争工具,甚至是冷战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国家。与美国不同,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地缘接近,经济上联系密切。如果G7成为西方与俄罗斯对抗的工具,那对于欧洲国家无疑是灾难,寻求与俄罗斯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才是符合欧洲利益的正道。而对于万里之外的东海和南海,欧洲国家更没有必要牵涉其中。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钓鱼岛应归还中国。南海诸岛也是在二战中被日本占领,战后由中华民国海军收回的。如果欧洲为日本否定二战历史张目,就是数典忘祖,否认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此次G7欧洲成员为迎合日本和美国而不顾道义染指东海和南海争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中国已经达到加入SDR的“门槛”,能否脱颖而出,不在于所谓的“技术性审查”,而在于国家间的利益博弈。美国为实现“重返亚太”战略,遏制中国崛起,势必在人民币加入SDR问题上横加阻拦。正如五年前IMF董事会投票通过了IMF治理和份额改革方案,但由于美国拥有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至今仍未获得美国国会批准。5月30日,在为G7峰会作铺垫的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上,各方原则上就人民币纳入SDR达成一致。
中国正努力让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在2014年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采纳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从形式上讲,中国已加入了全部现存国际制度,但从内容上看,从人民币尚未加入SDR,到中国还需按照IMF的标准“治理”国内经济数字,这说明,中国还没有完全进入全球治理体系。因为大国中没加入SDR的只有中国。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机构代表“两房”,向出售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有关金融机构索赔。野村不服,选择诉讼与联邦住房金融机构决一胜负。但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判野村败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着想,野村还不如认罚。承认错误是为了可再犯,至少在美国资本市场就是这个逻辑。
本文的立论便正式浮出水面:传统的市场体制(自由市场体制)是因互联网科技能够有效降低其交易成本而被大幅度提高其效率性进而获得了强有力的巩固?还是因为互联网科技的诞生使其处于被替代的快速瓦解之中?无疑,这是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对决;当然,亦是本文欲求展开的主旨论题。为此,本文主张:服务于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传统市场体制,或自由市场体制是不会因其交易成本的大幅度改善而可以获得其效率的巩固或维系的;相反,与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相关的传统市场体制或自由市场体制正处于快速的瓦解之中。那么,为什么必然如此呢?
如何定位中美关系,在中美两国学术界都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仅是一家之言,谨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之所以判断中美关系“走向质变”,是基于:一,未来的10~15年,全球只有中国存在经济总规模超过美国的可能(虽然届时中国仍将是发展中国家且综合国力弱于美国),而且,中国还是独立的政治军事大国;二,锁定“霸权头号挑战者”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有霸权国家的本能,美国也不例外,而且锁定的对象,几乎只能是追赶自己的中国。
这封来信,无论从内容还是文风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当年在14-5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所不能想像的。从我个人来说,从三十多年前赴法国留学攻读能源经济博士,此后作为国际发展援助金融机构的员工先后在东非、南部非洲、东南亚、南亚发展中国家从事能源扶贫项目的贷款投资已经25年了。这期间,我离开依然处于贫穷落后状况的非洲回到被世人视为经济蓬勃典范的亚洲,但我却注意到,其实,一直到今天亚洲国家无电人口依然高达6亿,超过了非洲的无电人口。纵观亚太地区能源面临的严峻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打个比方来说,我觉得可以用九道“命门”来描述:三个“要命”、三个“宿命”、三个“革命”。
美国是消费金融全球第一大市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信贷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从住房、汽车等高价商品到教育、度假多方位的消费信贷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消费市场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后,美国消费金融公司的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稳居市场份额第二。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消费金融公司遭受严重损失,市场份额从2007 年的22.9%降至2009 年的19.7%。即便如此,其在消费信贷市场中的地位也未受到根本性的动摇。
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致辞,重点阐述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些思考,更是提出了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想法。特别提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双方合作的原则。阿拉伯国家也作出了积极响应。我觉得“一带一路”的提出,对提升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我们把阿拉伯国家视作天然的、战略的合作盟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去了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访问,确实感觉到他们对“一带一路”合作方面有一些设想。当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项目,但总体上都是积极的态度。
近来关于中国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和担忧再度出现。“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来源于世界银行2006年发表的《中等收入陷阱——东亚现象》报告。中心意思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当发展到人均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没有新的进步,既无发达国家技术上的优势,亦无低收入国家成本上的优势,结果长期无法跨入人均1万美元的高水平门槛。中国已是中等收入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日渐丧失,技术上仍处于中低端,因此担心也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过去一年,在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互访的同时,中俄双方签订了两大天然气交易协议,在俄罗斯经济低迷和乌克兰危机之后接踵而至的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两大协议开拓了中俄油气合作的道路。虽然油价的骤跌令这些有助于长期降低东北亚油价的协议黯然失色,但是总体而言,这两份协议预示着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向,也将影响中国和亚洲的供需平衡,直接威胁到全世界已经提出的LNG(液化天然气)项目,甚至改变欧亚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更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不可缺少的一环。
提到中国高铁,读者们可能会立即想起2011年甬台温线上的列车追尾事故,但那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动车事故,实事求是的说:那是特快列车事故。标题中另一个加了引号的词是日本的“安全神话”,日本人是作为褒义词使用的,在跟中国竞争世界高铁工程时,一定说的一句话是:日本高铁从未发生死亡事故!意思是说:其他的三家,法德中都发生了高铁死亡事故。对法德中各国来说,高铁不出死亡事故就象是神话一样,不可及。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逐步形成了社会的共同愿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已经达成社会共识。在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绿色金融体系,发挥绿色金融和资本的资源配置作用至关重要。
所谓“以房养老”只是一种可以自愿成交的市场交易行为,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享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理财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就像你到保险公司购买任何一种保险产品一样,它只是有需要者才会有兴趣,既不可能成为国家法定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更不可能成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主流方式,而只能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规范与支持下,为房屋所有者根据自己的人生安排与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自愿的、补充的养老方式。“以房养老”提出的积极意义在于,让有需要的老年人再多一条自我改善老年生活质量的途径。但客观而论,它只与少数人的自愿选择、市场交易行为有关,完全没有必要引起人们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担忧。
经过35年波澜壮阔的极不平凡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经济获得了年均9-10%的快速增长,至2014年,我国GDP总量达到63.6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约748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突破。但是,展望自2015年至2049年(建国100周年)的新35年,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已呈现出原有增长动力显著减弱的态势,如若应对不力在相当程度上将面临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面临“制度体制陷阱”、“社会危机陷阱”、“技术创新陷阱”、“国际收支失衡陷阱”和“生态陷阱”等五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亟需通过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快架设改革创新之桥,才能实现我国现代化征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们,开始以全球为范围来满足财富管理需求。尤其是部分高净值人群,投资需求开始向多区域、多币种、多形式的跨境多元化配置转变。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深耕,国内各家银行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服务已深入人心,他们在不断探索境内高端财富管理市场创新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加大境外市场战略布局和服务。这些,都为我们管理财富、规划未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