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统一是欧洲人的千年梦想,但是二战之后,欧洲的统一进程才开始加快。从欧共体到欧盟,28个成员国构成的欧盟似乎实现了欧洲的“统一”。即便如此,欧盟也未实现所谓的“一个欧洲”。所谓“一个欧盟”也许是真的,但是欧盟的分裂和欧洲的动荡也是活生生的现实。德国所谓“一个欧盟”不过是松散的联盟,欧盟成员国有不同的国家利益,更有符合本国外交的利益诉求。
实际上,中国有能力与中东主要国家分别或者联合发展经贸关系,但他们之间的和解或缓和关系会促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实现中国与整个中东国家联合致富、合作共赢的新局面。目前中国一直在与海合会就自贸协定进行多轮谈判,希望签署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带动整个中东与东亚和南亚的经济贸易融合。
刘英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更多地关注经贸和政治领域的合作,但人文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厦门会晤的成功举行,标志着金砖国家人文交流的经常化和机制化,推动金砖合作从传统的经济、政治安全“双轨并进”,向经济、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转变。
当前,民间投资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机遇主要包括:新发展理念的强力推进实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列举措,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的持续运行,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经济质量效益回升,物价总体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沿着预期目标深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强劲势头,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过剩产能继续化解,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楼市进入史上最严的调控时期,从一线城市到二线热点城市再到三线房价涨得过快的城市,进入楼市调控的城市,目前接近50城。“金九银十”作为曾经的市场现象,今年也许不会再复制。但是,刚需族可以观望,政策面却不可以当“围观者”。在首套房首付比例和信贷政策上,能否给予刚需族必要的关切和关照呢?
美联储的“缩表”计划可能引发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等外溢效应。欧美两大市场高度融合,美联储“缩表”将对欧元产生强烈的外溢效应,增大欧洲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于全球市场来说,美联储“缩表”,可能加剧资金回流美国,引发全球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对当前低迷的世界经济造成打击。
未来,随着备付金集中存管、“网联”平台上线,我国非银行支付行业格局将在改革创新中加快调整,支付行业发展将继续呈现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树立“监管”权威,加强对支付行业的“严监管”和“强服务”;非银行支付从业各方应进一步增强合规意识,杜绝“无照驾驶”,共同推动支付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平稳发展。
金砖合作已经超越了经济领域,向政治、经济、人文“三轮驱动”的方向发展,形成全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架构。《厦门宣言》指出,我们坚持发展事业,秉持多边主义,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平等、公平、民主和有代表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明确提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是一个扭曲的成长故事,也是一个过去屈辱的幽灵缠绕着年轻人的故事。这当然会在更广泛的环境中和更具普遍意义的层面受到人们的批评和反思。一个来自内地的年轻学生,缺少国家观念,缺少和自己过往的联系,缺少对当下中国现实发展的理解,因而陷入一种偏执状态,这才是这一争议事件最重要的启示。
许多学者都在为今天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而辩论不休,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已经步入了“后美国时代”(Post-American Era),这意味着所谓“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与“美国世纪”已经走进历史。我们不仅在目睹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且也注意到这一划时代的进程是加速进行的,这已经导致世界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币快速升值引发一连串反应,其中也包括一些饶有深意的事件。例如,一位曾以成功预测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成名的美国对冲基金“大鳄”,花了七年时间,押注约2.5亿美元等待人民币大跌,而今却输得土崩瓦解。此人在“大败”后直言:“现在,这世界已经变了。”意味深长的一句感慨,深刻表明当前世界正在出现某种影响巨大却为人忽略的变化。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拦路虎,亟待破解。可以预计,人云亦云、是非难辨的时代即将过去。未来,需要从专业的视角对企业进行精准的细分。一是资金宽裕企业。对这类企业的初期投融资,需要战略眼光及专业视角。举例来说,像腾讯、阿里这样的企业,取得资金并不困难。在创业期,此类企业的资金可以通过天使投资人解决;在成熟期,它们的自有资金十分富余或者比较容易获得较低成本的间接融资。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仅要做好“加法”,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投入;还要做好“减法”,如退出对“僵尸企业”、“三高”行业等金融支持。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僵尸企业”,应坚决掐断对其金融供给。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不应通过补贴和贷款等方式继续为其“输血”;而是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
朝鲜核问题成为国际热点,极可能酿成美朝军事冲突,破坏国际安全与地区稳定。欧盟自我定位为“规范性力量”,通过外交谈判、和平协商解决争端,体现欧盟的软实力。欧盟高度展示对朝核问题的关注,虚实皆具,内外兼顾。国际秩序、多极化是虚,经济利益、国际安全是实,这既做给欧洲内部看,也做给美国和世界看,显示自身战略独立性诉求和安全战略建设成就。欧盟认识到,解决朝核问题焦点在中美,故而想影响中美,体现作为世界多极化之独立一极的角色。
目前,中尼之间的货运主要通过中尼公路完成。但是中尼公路路况差,易受自然灾害侵袭,且运力近饱和。因此,青藏铁路开通后,尼泊尔就迫切需要一条通往中国和外界的便利通道,以解决面临的困境。铁路的修建,无疑将带动整个中尼印经济联动,逐步实现中国在南亚的常态化存在,部分倒逼印度与中国共同建设发展南亚的目标,也能加大对尼泊尔经济发展和外交的支持。
十年荏苒,国际格局发生着悄然变化,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务实合作,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稳定器和新动力。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金砖五国更应当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发展机会,坚持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创造金砖国家下一个“金色十年”。
在全球数字化革命的浪潮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借助创新驱动,中国可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实现后发先至、弯道超车。这次我们中国率先采取整治ICO风险的行动,要观察研判和其他国家的联动关系、后续影响。有关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正在展开的一场全球性竞争。
2017年,中国接棒金砖主席国,在加强经济与政治安全合作的同时,精心打造人文合作成果,以人文交流夯实金砖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金砖机制由之前的“双轨并进”,进入“三轮驱动”的新阶段,合作架构更加平衡,合作布局更加完善,必将为金砖机制未来发展奠定更为全面和坚实的基础,使金砖合作在第二个10年走得更快、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对于“金砖+”,陈晓晨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小型俱乐部,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的的核心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所以“金砖机制会主动与更多发展中国家寻求对话合作,这是金砖+的本质”。第二,未来金砖国家可能不止目前的5个国家,还会继续扩员。
贾晋京延伸指出,西安完全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中心。“从当今金融机构分布图来看,随着横贯欧亚大陆的这条丝绸之路中心带逐步成型,其也成为金融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过去的全球价值链变动就是大家先把价值链链接到欧美市场,然后再相互链接,但是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成为全球各经济体不可忽视的一条纽带,所以大家争相要建立这方面资金的大流动、投融资的大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