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靠“不做什么”并没能确保中美的持久和平,双方需要大力地拓展合作。中国越来越富裕的中产阶层对购买美国商品、技术和服务充满兴趣。而美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更新也可以借助中国企业。中美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大有前景,包括液化天然气、清洁煤与核电技术等。尤其是,“一带一路”可以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带来更多的贸易空间。未来15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高达26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美国柏克德工程公司、哈里伯顿公司、卡特彼勒公司等企业完全可以参与其中。
特朗普的亚太战略是碎片化、功利化的。在执政后的几个月里,特朗普关切的地缘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美国借力修复和深化对沙特、以色列关系,开始重返中东地区。但在亚太和欧洲,特朗普陷入了和盟友的安保费用均摊及贸易争执中。在欧洲,特朗普开罪了包括德法英在内的主要国家,被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搞得焦头烂额的欧洲,对特朗普已经失去信心。德国和法国为双核的欧盟,开始准备构建欧盟自己的安保体系。这需要时间进行,但大西洋两岸的传统战略关系已经开始离心离德。
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其本质仍然是金融,服务对象还是客户。发展金融科技的根本目的,是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满足金融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这是金融科技应有的态度和温度,也是对社会各方的约束与要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坚持正确的态度,保持足够的温度,金融科技将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服务,指引我们通往更高水平的社会生活。
长远来看,中国经贸合作领域广阔,在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上互补性很强。目前,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在220种工业品制造领域中拥有优势,而且劳动力成本较低;而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科技实力全球领先,并且拥有高度发达、门类齐全的服务业。
在政治军事同盟上对美唯唯诺诺,在贸易问题上和美国对何干让特朗普吃软钉子。因而,看似形势大好的美日同盟关系,却难以掩盖两国经贸冲突的结构性矛盾。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时代需要新智慧。中国始终放开胸怀,放眼未来,而中美都应当明白,大家是在一个棋局中,固然有博弈,更多的是需要携手并肩共同为未来造“势”。百年盛世中国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特朗普如果真的是像某些美国专家批评的那样,不再着力于维护原有的过时的秩序,而是更注重通过讨价还价来实现利益的交换,让美国最大限度地获益,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这意味着中美之间开始平起平坐地进行谈判。当然谈判会很艰难,甚至会到锱铢必较的地步,一方的让步必须以另一方的让步为交换。但是,两个大国为寻找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关系,避开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冲突的历史陷阱,这样的讨价还价可能真的是不可或缺的。
处理与中小国家的关系是所有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建立在双边关系基础上,了解小国外交的逻辑,对于落实好中央发展周边关系的理念、创造良好周边环境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是,人一定不能停止向前的追求脚步。这两周,北京街头到处挂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条幅,或许也在提醒着每一个人的“政治”任务。当生活的重复、岁月的蹉跎、温饱的满足变得唾手可得时,对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追求、让生活有一些小惊喜与小变化,本身就应是生命延续的重要部分。
正本清源,千呼万唤始终没有出来的房地产税,确切讲是个宏观和系统性的新税种。这一税种涵盖了一些和房地产相关的税,如房地产业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等。所以,房地产税立法较为复杂,而这也是房地产税酝酿许久尚未被提上立法议程的主因。房地产税一直没有出台,也凸显国家对该税种设立的慎重性。
我们讲“党课”不是为了输出什么价值观,更不是为了推销中国发展模式,而是让外国朋友能够更公正,更客观,更全面地知道中国,进而理解中国。因为各国文化经济背景各不相同,不可能用同一种模式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保持各自的特色至关重要。
我把特朗普亚洲行的目的分为三个,第一是巩固盟友关系,日韩这两站都有这个主题,这是他亚洲政策的基础;第二是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这是他目前亚洲最主要的利益所在,也决定美国未来的发展;第三就是出席APEC和东亚峰会,保留美国的影响力,显示美国的存在感,告诉亚洲和全世界我还是领导者。
因为这几年中国经济的一些区域格局发生了革命性的一些变化,从原来的我们所讲的这种东北崛起的这样一种模式,逐步向一种多点开花的格局进行演进。从传统的一种超级大城市牵引的模式,也向一种城市群和多元城市群的这样一种格局进行变化。
兵贵精不贵多,但“精”在何处方为精?精良的兵器,精干的编成,是一支精兵强悍的外观;与此相辅相成的是精神信仰的坚定和精英群体的辈出。前者是精兵的强悍外体,后者是精兵的内力“精髓”。
“一带一路”的提出无疑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鸣,中国作为新兴力量正逐渐活跃在世界舞台。与此同时,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之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种种矛盾,中国如何借用自身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愿景给世界解决全球化难题呢?
印度反对一带一路,究竟在反对什么?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王义桅于2017年11月2日在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发表题为《一带一路与中印文明的共同复兴》的演讲。本文为其演讲内容。
我衷心希望,习近平主席对于合作与包容的论述能够获得特朗普总统的回应,也希望习主席所多次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目标能够最终成为现实。在11月两国元首即将进行的会面中,特朗普总统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来与中国领导人建立一种深切的联繫,从而推动人类整体的持久进步与持续发展。
在宏观经济改善背景下来理解加强金融监管,对于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发展都会有个更准确的认识,尤其在做投资方面,可能会做得更从容看得更长远一点。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追随者”逐渐转换为“引领者”。这既是一种客观角色的变化,也是中国在自我认知与定位上的更新。
美国《纽约时报》近来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下称“中远”)正式接管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指出:“中国投资近5亿欧元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变成地中海最繁忙的港口……希腊总理阿莱克斯•齐普拉斯( Alexis Tsipras)刚从北京参加五月峰会归来,他与中国企业签下价值数十亿欧元的新投资备忘录。”这样的投资显然符合希中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说明,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希望与中国达成互惠互利协议的欧洲国家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