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九大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有一大段表述。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对于这一句话,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和基础性概念,可用决胜和追梦这两个词来形容与概括,具体来说,就是决胜和追梦三重奏。为什么说是三重奏?因为决胜和追梦有三重含义并且互相联动。
中国带给了全球新的发展动力,也给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经验。第一,中国经济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了可持续的中高速稳增长。第二,中国成为全球经济新秩序的主导力量。第三,中国新经济模式带给全球新活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三大“辩证统一”。一是“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辩证统一。二是“破旧立新”与“增量改革”的辩证统一。三是“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的辩证统一。
为什么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中国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了“世界应该向何处去”的问题。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国与世界关系良性发展的政治引领。
国内庞大消费市场的支撑,再加上人民币币值的逐步稳定,以及国内消费拉动及消费升级换代,都将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也正在构建一个开放共享、互联互通、覆盖全球的网上丝绸之路。同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贸易投资通畅也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此外,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海关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等加强了海关合作,通过软联通加速电子通关,提升通关效率,通过签署的各种投资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都将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首先,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应切实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在期限、用途、支用等方面和环节,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相关规定。其次,应继续加大对各类非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和引导。再次,要继续实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居民合理购房需求。对于居民个人而言,应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合理借贷,控制杠杆。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在和新时代“对表”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新时代“闹钟”提示。在我们发展的未来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国际形势多变,世界上依然有些国家并不乐意看到中国的顽强崛起,一定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阻扰中固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把新时代提供的“闹钟”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才能确保“对表”的长治久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超过500亿美元,贸易额超过3万亿美元。“一带一路”正在解决长期困扰沿线国家的电力、能源短缺问题,帮助这些国家紧抓新工业革命的有利时机,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当中,构筑全球新的价值链,通过和平发展实现各国的发展愿景,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重要部署: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五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天的“合”,就是超越国家的狭隘、利益差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推动建立文明秩序,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视角,树立人类整体观,让中国站在国际道义制高点上。“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式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决议,为此做了很好的注脚。
金砖国家正在带领发展中国家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加强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发展,合理引导经济全球化的走向,推动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治理模式和规则,促进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优化重组;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确保各国权利共享,责任共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中国将继续在国际上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争取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成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越来越多的中国机遇为世界各国共享。我深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人民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建和平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的篇章。
现金贷的经营秘诀是用高利贷的高额利润覆盖坏账。从目前的发展速度看,各家现金贷最终彻底失去还款能力的借贷可能逐渐增加,超过某个时限后会出现爆炸性增长的现象,导致平台坏账急剧增加,最终进入破产境地。由于这些借贷者通常在多家平台借款,势必导致各家平台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
因为中国的努力,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都纷纷「点赞」看好中国,不仅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甚至希望将总部搬来中国(如IMF )。这些传统治理机构也和亚投行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正在形成。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我国金融业应以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为中心,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发展,助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打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大国金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中国模式,如何做到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日前热播的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对此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世界之中国,天下之担当。过去,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而影响世界,让世界上七亿人脱贫,占世界脱贫贡献率的七成,中国模式正在打破西方普世价值的神话。如今,中国通过中国倡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正在塑造和引领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通过再造世界而再造中国,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新的领导型国家。
在全球资本市场中,中国资本市场已成为较为明显的“价值洼地”,从而吸引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上半年境外对我国股权投资净流入116亿美元,同比增长87%;债券投资净流入9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6亿美元。也就是说,上半年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20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倍,充分说明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巨石埃及项目是中埃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成果,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经过广大工程建设者的不懈努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并刷新了多项纪录,这是中国在埃及投资金额最大(5.7亿美元),技术装备最先进,建设速度最快的工业制造类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出席并做出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和防控举措”的演讲。王国刚称,一谈系统性风险,很容易就拿出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举例,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跟夏普所讲的系统性好像不是一码事。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杰出席并演讲。张杰表示国有银行体系是中国金融资源跨时配置的金融制度支柱,对国有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的改革要慎之又慎,也要谨慎推进国有银行与国际接轨。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出席并进行主旨演讲。吴晓球强调金融研究一定要关注中国社会现实,“我希望能用海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研究中国丰富的社会生活,研究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他认为,把中国的问题研究清楚了,实际上就把金融理论领域里90%的问题研究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