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这两个正在迅速崛起的、紧密相邻的发展中大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双边关系充满了复杂性,既有竞争,也有合作。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如何妥善处理中印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如何在扩大合作的同时有效管控分歧?考验着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智慧。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世界认识”还停留在认识西方上。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特别是国别与区域研究不仅有极大的不均衡现象与认知空白问题。比如,绝大多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者都聚焦于美国研究,一小部分关注日本以及俄罗斯,只有极少部分研究者把精力投入到其他国别的研究中,像巴西、南非、土耳其这样新兴国家的研究者被称为“熊猫学者”则一点也不为过。
中国银行前副行长、金融专家张燕玲称,目前,国际经济和金融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上合组织需要在其中发挥作用、提高话语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历史悠久,已经掌握了较大的话语权,上合组织需要参加其会议,就成员国所在地区的诉求与其展开对话,与其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6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匆匆启程访美。据悉,安倍是要赶在12日“特金会”之前,向特朗普表达日本诉求,确保美国不会在对朝会谈时“出卖日本利益。”安倍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机选择访美,说明了日本在朝鲜问题上的深深焦虑。通过本次会晤,安倍也希望及时判定美国对朝意图,并且在朝鲜问题上取得加分,以提升在日本国内的民意支持。
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的上合组织元首峰会将于本周末在青岛召开,这是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首次实现正式扩员后的第一次峰会。青岛峰会在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方面的平台作用尤其引人瞩目,深化“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合作将是峰会一大核心议题。
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2018年上合峰会与G7峰会正分别在青岛和魁北克召开。然而,对于两大国际会议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来自成员国自身还是来自外界的声音,都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论调。总的看,上合组织各成员正积极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三大支柱机制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次上合峰会将在各方努力下收获新成果。
过去的两个月,国际社会的关注点都聚焦于中美贸易摩擦上。5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中美双方在经历前一段激烈交锋之后,首次交换彼此关切,通过对话磋商解决有关经贸问题。
上合组织峰会召开在即,关于此次峰会的分析有很多,其中大多聚焦在上合组织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但国际局势稳定对上合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上合组织外部面临的国际形势,尤其是西方经济体陷入新平庸/大停滞背景下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动荡影响,进行分析。
纽约的外表壮丽而雄伟,它是“美国梦”的终极体现。对一百多年来从自由女神像下不断进入美国的移民来说,它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获得的真实。如同书中描写的特朗普大厦的金碧辉煌一样,那些五花八门的摩天大楼与奢华无比的装璜,也展示了资本的力量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体系。
大众文化风潮已被网络文化主导,一种对标准明星范儿的厌倦甚至反感在滋生。这看起来像是一种文化反叛,实际是过去多次出现的大众价值观反转。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表征,所谓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交替转换。新的文化潮流随时覆盖传统的文化潮流。
6月1日至3日,第17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举行。作为香格里拉对话举办以来首次出席对话会的印度总理,莫迪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虽然莫迪的讲话中仍然强调了“南海航行自由和和平解决领土争端”,批评所谓“让其他国家面临债务负担的政府行为”,对中国南海政策及“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含沙射影的抨击,但与过去的强硬姿态相比,莫迪总理的身段已经相当柔软。
莫迪着重阐述了“印太”构想,他指出印太区域涵盖了从非洲东海岸到美洲西海岸的广大国家。尽管他同时强调印太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定义,印度不将其视为一种战略或一个俱乐部,也不把它当做直接对抗任何一个国家的工具,但印度希望借“印太”以提升其大国地位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一带一路能为上合组织焕发新活力提供重要契机,而上合组织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重要平台,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源泉,互为动力,共促发展。站在扩员的新起点上,站在新时代的浪潮上,我们坚信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将成为上合组织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并将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继往开来,谱写新型国际秩序的新华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高关怀贡献新力量。
如果腾讯、阿里等中国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那么也将彻底改变A股市场的“基因”,使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A股股价和市值也将发生大的变化。在此情势下,投资者对茅台的兴趣也许会降下来,茅台的股价和市场也会回落。不过,股市里投资者的“喜新厌旧”不是坏事,无奈的“从一而终”更为可怕。
在刚刚结束的中印两国领导人武汉非正式会晤中,中印两国领导人同意增进两国战略互信、加强两国战略协调、以更加成熟的方式来对待和处理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使双方军事和安全领域的沟通机制更有效地运作,并加强两国在周边地区的政策协调。中印两国领导人此次非正式会晤虽然是双边互动,但达成的一系列共识,特别是在阿富汗的共同项目合作方面,可以看作是在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之后,中印两国在践行“上海精神”方面共同迈出的坚实一步。
长三角城市群曾经以2.2%的国土面积、11%的人口,提供了18.5%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毫无疑问,这种实实在在的贡献,使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但是,更为可贵的、更值得人们称道的,还是在这些数字背后所隐藏的长三角区域在体制创新、开放道路以及发展模式的探索方面所作出的宝贵贡献。显然,正是后者,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特朗普对美国真正需要什么,并不十分清楚。在汽车关税壁垒方面,美国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会长博泽拉说了公道话,与“232调查”假定的情况相反,美国汽车业“正蒸蒸日上”,“据我们所知,没人申请关税保护”。他指出,加征关税将令美国消费者遭受很大损失,因为他们将面临更高的汽车价格和更少的购买选择,最终也会损害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可见,特朗普提高进口汽车关税,体现了他不聪明的“交易艺术”。
在经济、军事、社会治理等领域,中国已是全球“巨人”,但在思想与研究的诸多领域,中国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不强智,难以强国。中国正处于经济持续增长的转型期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智库业大有可为。唯有构建全球影响力,智库发展才真正配得上已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此,中国智库人应迫不及待,责无旁贷。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贸易问题的一番“醉拳”,让世界一片眼花缭乱。在美国的“醉拳”之下,欧洲,加拿大,日本......昔日“哥们国家”纷纷中招,怨气,怒气,闷气笼罩西方上空。美国总统的不少做法有如“醉驾”:有时“闯红灯”,有时“抢绿灯”,有时“乱并线”,还有时“玩逆行”,把世界经济发展的“交规(交易规则)”破坏殆尽。难怪全球对他充满责怪之声!究竟结果如何,人们期待美国总统“酒醒”之后,不知会如何评价自己“醉驾”给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如何的混乱。
6月9日到10日,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组织”)峰会将在青岛召开,作为上合组织进入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峰会,青岛峰会将开启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加强对接合作的新局面。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在主要原则、核心精神、重点区域、终极目标、合作内容、建设路径等多方面具有天然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有巨大合作潜力。一带一路传承自古丝绸之路,其所推动的互联互通和贸易畅通可以推进上合组织深化合作,助力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