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工作,其实已经做了十几年了,而且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方说我们现在那些自贸区(港),自贸区,像上海、广州,它们都有很成熟的经验了,那么海南这一次我认为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是海南自贸区(港)的一个重要任务。反过来呢,推动也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又是推动海南自贸区(港)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
在有人驾驶时代,由于需要专人驾驶,汽车主要还是扮演了交通工具的功能。但无人驾驶时代将人从驾驶状态解放出来,汽车将成为一个基于车联网的重要社交和互动平台。例如广告投放,在有人驾驶时期,汽车内的广告投放主要依靠的是车载收音机广播等。但无人驾驶时代随着基于车联网平台的广泛车载应用拓展,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
马克思和斯密分析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它们充分遵循科学原理——理论应得到实践的检验,或者用中国谚语来说,就是“实事求是”。事实上,正如下文所述,深受边际主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接近马克思主义——它最终被迫这样做,是需要更准确的分析经济增长成因。
重阳的很多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是裘国根先生本身投资理念和方法的扩展延续。实际上,价值投资的很多精髓,从理论层面是从巴菲特、芒格的思想延伸过来的。我自己的体会是,重阳把价值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做了一个很好的对接使之契合。你不可以完全生搬硬套,如何在分析框架里更好地与中国本身的一些具体情况结合,这是我在重阳体会最深的。
今年以来,企业债券出现了两轮违约潮:春节前后,大连机床、丹东港等4家企业在一个多月内接连出现债券违约;3月中旬以来,富贵鸟、春和集团、上海华信等企业债券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据统计,截至5月28日,今年已有20只债券违约,涉及10家发债主体,违约金额超过170亿元。
知识产权布局是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起源于关于市场相互准入的规则设计。在相互开放市场准入的条件下,保护外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实际上是保护其获利权,相应地,对方国家也要保护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由此不难推论: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悬殊,则拥有知识产权量更多的一方将获得更多利益。
为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可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二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三是做好流动性指标的监测。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采用适当的监测和预警指标,明确每一个指标的监测频度、预警限额,监测资产流动性的变化特别是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特定情景或事件,前瞻性地分析和预判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一带一路’会不会给非洲国家带来债务危机?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和劳工标准?”……这些笔者在西方讲“一带一路”时常被问到的问题,在日前内罗毕举办的第20届万寿论坛上同样被非洲朋友反复问及。非洲朋友的提问是善意的、坦诚的,但是也难掩对“一带一路”的疑虑甚至担忧。疑虑和担忧的背后既有对中国缺乏了解的现实因素,也有非洲国家的历史记忆。
尽管加拿大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十分密切,其政策走向有时会同美国呈现出一致性,但是加拿大毕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会有自己的考量,加之,中加两国经贸合作近年来不断加深,中国已超越欧盟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且加拿大现在也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因此,双方未来的自贸区协定谈判还是会有很多机遇,不必对这一收购案过度解读,更不要简单地判断这一事件一定会产生消极影响。总体而言,中加两国的自贸区谈判是一个在徘徊中前进的进程。
资金安全、防范风险是第一要务。货币基金T+0赎回提现新规,也是这一系统性举措的一部分。“宝宝类”的生存空间似乎被打压,但适者生存,能接受监管的考验依然充满活力的金融创新才是正道。因此,T+0监管新规是货币基金的安全阀也是市场分流器。当然,把握好金融监管与创新的“度”,让传统金融有活力,让金融创新守规矩,也是监管层亟待思考的命题。
一带一路”是一个特定的国际商业模式,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主,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这一国际商业模式有客观的经济基础,有内在的合作共赢的微观机制,在宏观上可以助推世界经济的平衡。“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抓手、一个平台。中美双方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内在的合作共赢机制,推动中美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正常发展。
近期中日关系回暖,中日对比的话题再度热起来,不少声音认为中国已经全面超过日本,走在了遥遥领先的位置上。而前不久5名中国留学生因为在东京购物排队纠纷与保安群殴而被捕一事也让不少人重新反思中日的差距问题。@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本期将推荐一组讨论文章,对中日差距有着不同的认识。
欧盟没有等来美国对欧盟钢铝关税的永久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北美贸易伙伴也没有得到美国的照顾。从6月1日开始,美国开始向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高额钢铝关税。墨西哥虽非G7这个西方俱乐部的一员,但是欧盟的英德法意、北美的加拿大和亚洲的日本都在其列。简言之,其他六国,都在美国徵收钢铝惩罚关税的“黑名单”里。而且,这些美国的亲密盟友和贸易伙伴,被制裁的理由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安全”,这让美国的盟国们感到难堪。
几个周期的沉浮,楼市调控似乎难以走出“宏调变空调”的怪圈。殊不知,楼市轮回的非理性,其实蕴含着政策面的无奈,因为无论怎么调控,中国楼市都不可以硬着陆。楼市不是市场供需两端主演的游戏,而是政府、银行、开放商、购房者形成的深度利益攸关的多边关系。宏调不能任性,只能通过逐步去疴的方式,化解系统性风险,实现各方利益的多赢。
英国是个老牌的证劵市场强国,伦敦股票交易所更是国际上首屈一指的资本交易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的证劵市场与伦敦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将使中国的证劵市场更加“法制化,国际化”,对中国和英国以致全世界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未来还会继续建立与其它成熟金融市场的联通,“沪伦通”的领头羊作用不可小觑。
目前中国存在着一种状况:一方面鼓励消费,否则生产没法促进;另一方面又警惕消费,担心其影响价值观,也有些对这些新的文化的轻视。对于年轻人面临的困扰和压力,应该给予他们宽慰、放松、身心愉悦的空间,缓解内心焦虑以及和长辈的紧张关系。与此同时,我认为,对于青年亚文化还是要留出口,实际上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有积极意义。在对秩序没有任何冲击,反而丰富社会主流的的情况下,促进属于他们自身的认同,对大的社会认同的形成,也对于正能量传播有好处。
事实显示,美国确实有一些真正具有活力和迅猛发展的个别企业(苹果、谷歌等),但这些只占美国经济的一小部分——例外不代表普遍情况。美国经济非但没有活力,反而50年来一直呈放缓趋势。美国政府近来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加速经济增长。鉴于此,美国的竞争策略是想方设法减缓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速,而非加速自身经济。美国反华强硬派对其国内经济持悲观态度,事实上也解释了他们的所作所为。
其实,“假投降”策略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近几十年里一直都在用。但今天毕竟不一样了,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开始放弃以往历届政府一贯执行的“交往战略”,大幅度转向“对抗战略”,归根结底,也就是不再相信中国表面的顺从了,开始当真对待中国的长远目标和抱负了。如果这一次谈判又没谈成,如果美方真在6月15日之前公布清单并开征关税,这基本上就可以解读为,美国就是要不顾后果地蛮干了,无论如何都要与中国开打,发誓要挫败“中国制造2025”计划。
印度各处博物馆收藏的莫卧儿时代的宫廷细密画,就有当时的绘图。来自基督教、印度教等各教派的代表,像贵客一样跪坐在莫卧儿帝王身边,或侃侃而谈,或静默倾听,与宫廷装饰的国际化风格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文化开放的风情画。在印度,开放与宽容的限度随着统治者的需求变动着,构成了不连贯的历史片断,总会在传统的顽强反击中消退。保守才是稳固不变的力量。直到今天,回归印度教仍然是这个国家最具生命力的政治变量。
5月29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决定对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将于6月15日公布清单;6月30日将公布对中国向美国投资限制和加强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这种做法完全有悖于中美双方刚刚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美贸易争端还将继续存在。中国政府借此时机通过有力有理有节的回应,以不变应万变,向世界展示本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高效的经济新体制,以及更加全面的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