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尽管目前美国政府否认正在操作有关退出WTO的法案,同时美国朝野、舆论也普遍并不看好所谓的《美国公平与互惠关税法案》,但对于政策呈高度不确定性的特朗普政府,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以高度的底线思维对冲其不按常理出牌的博弈特色。现假定“关税法案”最终获得通过,那么它又会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产生何种影响呢?
7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德国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第九届“中德经济技术论坛”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我们不仅维护多边主义、自由贸易,而且我们还会用实际行动表明,自由贸易是不可战胜的,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为什么?因为全球化已经与创新和技术进步高度融合,而以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荒谬的逻辑不会带来合理的行为。当今是全球价值链时代,大多数产品都产自贯穿多个国家的价值链。如果把全球价值链比作一张电网,把消费比喻为灯泡,把生产环节比喻为开关(电门),就会发现,不同国家的灯泡和电门数量各不相同。美国灯泡最多,但电门较少,消费的多,生产的少。美国挑起贸易战相当于想关掉别国一些电门,但他没想到自家电门也会被别人关。美国电门总数少,一旦贸易战成为持久战,必败无疑。
过滤掉特朗普在对外政策方面情绪化的表达,可以发现,美国在贸易领域针对中国的挑衅,其本质已经远超正常、普通的两国贸易摩擦,而很有可能是美国对华战略转向的试探性先导手段。如果将整个事件视为一场特朗普发起的政治豪赌,那他无疑将赌注押在了对中国错误的认知和预判上,由此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制,则有可能将中美关系拖入战略对抗的境地。
在印度文明形成的历史中,曾有过对教育的看重,但那主要是宗教的教育。殖民时期的印度教育体制总体上是为殖民者服务的,英语教育也首先是从精英和高种姓开始的,它并没有解决穷人愿意上学并上得起学的问题,更没有完全打通低层人群通过教育上升的通道。即使是在独立后印度实行了对低种姓和少数民族的配额制,也依然是一种类似于“恩赐”与“照顾”的体制,并造成了权力的滥用。
当前,我国金融正处于由大到强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充满现实的挑战,一方面,我国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明显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强监管改革得到全面落实;另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面临严峻形势,经济体系中仍旧有非常强的顺周期特征,金融衍生工具等产品仍存在过多脱离实体经济的风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浙江等省市地方经济外向程度很高,企业对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随着平台的搭建逐渐增多。”卞永祖表示。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当地工商界的合作机制,寻找合适的海外投资建厂时机。比如浙江金融业发达,可通过金融创新,将民间资本输送到中东欧国家;或者利用跨境电商,在海外搭建网络平台,与中东欧国家相互之间销售产品。
“浙江等省市地方经济外向程度很高,企业对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随着平台的搭建逐渐增多。”卞永祖表示。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当地工商界的合作机制,寻找合适的海外投资建厂时机。比如浙江金融业发达,可通过金融创新,将民间资本输送到中东欧国家;或者利用跨境电商,在海外搭建网络平台,与中东欧国家相互之间销售产品。
2016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液化天然气509.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9.9%。2017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1.57亿吨,占进口总量的37.03%。2017年,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金额达328.05亿美元,双方在产能对接、石油炼化、港口基建等领域均推出重大项目。中国已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其中10个阿拉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阿在论坛框架下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签署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落地协议,并就和平利用核能培训中心、清洁能源中心合作协议达成一致。
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摒弃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集团对抗、以邻为壑等旧思维,开辟了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新路。
018年7月7日,第八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协办,主题为 “社会治理:40年改革开放回顾与新时代展望”。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等出席论坛,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魏礼群发表题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的精彩演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首席专家李培林主持开幕式并作主题发言。
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因为美国政府不顾事实和国际法准则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强征25%的关税,中国理所当然的给予同等规模的回击,实属无奈之举。中国不希望中美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因此受到伤害,因为最终还是由两国的企业界和消费者为这些关税买单。中国进行必要的还击,因为这是一场“为荣誉而战”的行动,正是为了避免最终恶化成“贸易战”,这是中国企业决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还是期望把争端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解决掉,吵架归吵架,只是别演变成“打架”就行。
美国对中国施加高额关税壁垒,中国也立刻反制。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认为,美国总统川普是实力主义,如中国不实施对等报復,美可能还会採更进一步动作,因此中国反击是明智之举。对于中国採反制措施,罗思义认为明智,因川普是实力原则,如中国不实施对等报復,美国的攻击可能进一步加强,"如果你非常弱,那战争将永远无法避免,只有当中国足够强,才会遏制美中打一仗的欲望。"
成也难民,毁也难民。进入欧盟和德国的难民,因为数量太多,欧盟和德国难以消化,而且难民难以融入当地社会。难民欧盟梦碎,恐怖袭击频发,右翼政党崛起,激发脱欧思潮,反移民在欧盟和德国极有市场...“铁娘子”默克尔充满道德光辉的移民政策变成了沽名钓誉的“妇人之仁”,在欧盟和德国,默克尔的移民政策有了越来越多的反对者。
中国坚定不移地回击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实际上是为60亿人口的发展中世界站了台,撑了腰,打了气,中国不仅在维护和捍卫国际秩序,也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维护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相信,只有中国能够代表发展中世界,能够为共同繁荣为全球首先是发展中世界提供各种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中国的主张代表世界的方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而单边主义是逆全球化的,也是逆世界潮流的。
中国需不需要产业政策?肯定是要的。关键是产业政策如何运用的问题。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并不是对立的,其实答案很明确。现在产业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过去有汽车行业的产业政策,现在有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这几个稍微好一点,范围比较广。相比而言,“中国制造2025”就比较实,更加具体。“实”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变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
备付金有三个特点需要特别强调。一是备付金不是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所有权属于支付机构的客户;二是在支付账户中的资金不是银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三是在没有央行统一存管要求的情况下,备付金以支付机构名义存放在银行,支付机构事实上拥有支配权和使用权,备付金存在被挪用和占用等风险。
我想说,中国的文艺,现在一点不缺成人的谨慎和精明,缺的恰恰就是孩童的本真和疯傻!每个人都早早就懂得了政治教条,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能演什么不能演;也都早早就懂得了商业之道,知道什么是圈套什么是忽悠,还能有文艺吗?《我不是药神》好在哪里?影评已经铺天盖地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有千千万万,我想说的就是一点:从这部片子里,我居然看到了久违的艺术活力,被三个大男孩仔仔细细呵护的、没有被政治所扭曲、被商业所污染的那种纯真的文艺!
印度作家萨克图•梅赫达Suketu Mehta断言“恐怖分子因为财富而袭击了我的城市孟买”。他的文章一针见血:“印度的穆斯林比巴基斯坦还多。但穆斯林比其他印度人更穷,教育程度也更低。城市穆斯林的贫困率为38% ——远高于任何其他人群,包括较低的种姓。2002年在孟买北部古吉拉特邦的反穆斯林大屠杀令许多穆斯林认为,如果国家不能或不会保护他们,他们就必须自己动手。”
近年来,“新冷战”经常被用于描述美俄关系恶化,现在中美关系也被套上这顶帽子。这对中美、对世界意味着什么,需要我们冷静观察、去伪存真,从中美两国的历史、现实、未来三个层面找出答案。既不能感情用事,一叶障目,也不能盲目乐观,无视事实,还得实事求是,从地缘政治经济的异动中找出一些规律,不要匆忙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