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两个月中,我的家庭与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家庭一样,被封闭在小区之中。最紧张的时候,每隔一天,每家才能有一人外出采购。但我们的生活却如往常一样,家里需要的绝大多数生活物品都通过网购由快递直接送到小区门口。春节期间,我们还吃上了当地著名饭店外卖的美味菜肴。
美国股市熔断4次,中国还能独善其身吗?新冠疫情对中国制造业有何影响?人大重阳与观视频合作共同推出《重点思维》栏目,邀请人大重阳研究员点评世界形势,对世界重要问题进行解读。视频列表见下:
虽然股市危机和金融危机并不总是能等同起来,但金融危机的“脚步声”已经可以听到了。相对来说,中国不会出现全面的经济问题,虽然股市也出现了下跌,但是风险正在收敛。加上中国国内基本控制住了疫情,此时为市场稳定住信心是最重要的。中国的事情,最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截至北京时间3月29日下午14:00,根据霍普金斯大学汇编数据,全球已有超664924人感染新冠肺炎,30848人丧生,新冠肺炎大流行正以指数级速度增长。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在以人们意料之外的方式在展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人与病毒的战争。病毒无影无形、悄无声息但威胁却无处不在。病毒跨种族、跨国界,这次战争的敌人不是某一个具体国家,但却让每一个国家陷入了战时的紧张。
中国的思想领导力目前对世界至关重要——中国是唯一成功控制住新冠疫情的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卓越表现与美国应对混乱导致其国内出现灾难性后果,形成鲜明的对比。若将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成功控制疫情的中国与美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当前危机中所展现的全球领导力是多么重要。
美联储不断推出力度超前的政策举措,表明全球疫情,特别是美国疫情的发展对国际金融的冲击不断加大、超出预期,并将对全球分工和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现在仍面临很大的抵御外部输入和病毒再次爆发的压力,以及进出口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和就业稳定的难题,在宏观政策上,必须保持定力,坚持积极稳妥、稳中求进,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已经让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许多被“感染”的症状:全身乏力(发展动力不足),呼吸不畅(流动性弱),缺乏食欲嗅觉变差(资金供应紧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G20开会,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团结抗疫,并答应提供高达5万亿美元的支持抗疫计划,几乎各国国家还各自出资计划,用于支持各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并尽快恢复经济的正常秩序。
美国是制造危机的大师,更是转嫁危机的超级大师。世界经济发展多次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对外政策近年发生重大转变,从奥巴马政府被动应对大国竞争,到特朗普政府确定中俄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美国正式放弃单极格局,进入“大国竞争新时代”。基辛格2018年对特朗普如此评价:“也许是美国历史上不时出现的标志一个时代终结并迫使美国放弃旧有幌子的人物”。美国精英界定其大国竞争政策为:“确保美国实力和经济活力,维持地区力量平衡优势,清晰表达美国利益与红线”,以保持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
“近期美国股市的巨幅震荡,已经是一场市场危机,并且似乎听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脚步声,全球金融进入更加不确定的时期。美国股市危机,特朗普执政以来已经埋下了危机的种子。”3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著名金融学家吴晓求教授做了题为“全球金融大动荡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网络直播课,其敏锐深刻的分析对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走势研判有重大参考价值。
2020年春天以来,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带来国际资本市场巨大的动荡。这既是对世界防疫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大挑战,更是对全球化体系的一个大考。一些学者认为,这次疫情将终结全球化,迫使各国重新审视全球产业链风险,实体产业回归本土。我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传播和最终治理的结果将会终结原来的全球化时代,并会以强大的力量推动国际社会进入一个新型的全球化进程。
今天人大重阳君推荐王文、芦哲两位学者近期先后在《中国金融》(2020年第6期)和《中国银行保险报》(2020年3月23日)上刊发的两篇负利率的最新研究成果。近年来,欧洲多国与日本实行负利率政策。美国当前已进入“零利率时代”,负利率的诱惑陡增。世界会怎样?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而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更是咄咄逼人。我们可以通过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做一番观察。
自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中国以外的世界疫情加速上扬。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国纷纷宣布“封国”,采取全面管控模式;美国、法国、德国也开始放弃先前放任自流的模式,转向局部管控模式。
由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中国新冠疫情防控呈现持续向好态势,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指出,毫无疑问,中国终将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在经历过这次磨难后,中国将更加强大。中国为世界树立了标准。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借鉴中国的宝贵经验。
进入三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初步得到控制,却在意大利、伊朗、韩国等地大规模暴发。与此同时,疫情在全美范围内大规模蔓延的态势也远远超过预期。截至3月20日,已有100多个国家出现确诊病例。中国之外的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6万人,几乎是国内累计确诊病例的2倍。目前看,疫情的迅速蔓延势头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关键在于各国政府能否采取更为积极更为得力的应对举措。否则,结果将难以预料。
2020年初,中美刚刚签署第一阶段协议,贸易战暂停时,一场未曾预料的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疫情猛烈冲击中国。正当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短短不到两个月之内奇迹般地迅速控制了新冠疫情,经济逐渐恢复时,新冠疫情却在全球爆发。美国正迅速成为大规模爆发区。受此冲击,华尔街股市连续暴跌,三次触发熔断。特朗普承认,美国可能走向衰退。这些,会否给中美贸易战带来转机呢?
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国应有维度更宽、底盘更低的预案,高度关注全球化休克、穿越回1930年假设产生可能性的中国冲击,对就业、物价、股市、债市、产业链都要有托底政策。同时,对外继续坚持防“疫”国际合作。对目前欧美世界的资产价格下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古代“平准思想”,采用“宏观对冲”做法,通过收购、抄底等方式加紧进行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链布局。
欧盟上周宣布启动对非合作“全面战略”,未来将聚焦安全、经济增长、气候变化、数字转型、移民等主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