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经济学专家赵锡军开腔谈论年轻的工薪族应该怎样合理投资?
由人民网强国论坛、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和全国党媒平台联合推出的新媒体访谈节目《人民e财经》本期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那么,形成新发展格局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维系对于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怎样的意义?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础上,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为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中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规划时期,即2021-2025时期。为此政府和各个行业都在思考与准备“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考的一个重要或主要方面应是“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战略导向的一个重要或主要方面应是继续以发展为先还是转为以稳定为先;这将决定“十四五”规划的本质,进而下一个五年及其后我国经济的宏观走向,不可谓不关键。
占豪最近的文章《中国如何应对3大战争风险?对准美国如意算盘出手》和《两场战争正悄悄逼近中国?美国正在准备!》,从战略角度深入分析了美国近来频频对华挑事,从而令中国日益面临战争威胁的原因。另外,美国自身也陷入危机:美国抗疫不力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导致美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这些失败使得美国统治阶级必须向美国民众隐瞒事实,美国政治机构不得不向美国民众灌输一个错觉:令美国人民陷入当前困境(20多万人死于疫情,2000多万人失业)的罪魁祸首是中国,而非美国。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本质也是对金融体系的改革,包括对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运行规则的改革。其特点为供给与需求、风险管理与发展、行政指导与市场机制的“三个统一”。
2020年9月28日,应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邀请,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以线上形式出席“蓝厅论坛”并在“全球治理与多边主义”分论坛发表题为“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的讲话,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之一。全文如下:
如何看待富时罗素WGBI本月或将纳入中国国债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自特朗普政府2017年上台以来,其倡导的“美国优先”世界霸权主义严重影响国际贸易多边体系,对中国崛起采取全面打压的策略,特别是重点打压中国科技企业,这些中国企业急需掌握应对美国打压的方法。
中国金融发展到今天,结构性变革非常强烈,这种结构性变革的核心不仅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多样性,也来自金融功能的变化,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顺应了中国金融结构变革的趋势。金融结构的变革也引发了金融风险结构的变化,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金融结构性变革的趋势。
不管承认与否,相信与否,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充满了各种风险与挑战。但世界呼唤和平,呼唤正义,呼唤发展,呼唤团结。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开放包容、求同存异。
对于目前“双循环”新发展战略,国内已经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国家也组织了相关的专家进行了很多的解读。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从5月14日到现在已经在八九个重要的场合进行了深度的说明,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进行了很深刻的表述。通过学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1周年,聚焦"融资中国、铸梦辉煌"主题,旨在为中国经济战疫前行、高质量转型与开放合作献计献策,中宏论坛(第七场)在线研讨会9月23日上午召开。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中合作中心执行主任赵穗生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主题发言。
第75届联合国大会正在进行当中,各国领导人将利用这个舞台,充分表达各国政府对当前各项事务的看法,是一个难得的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
从8月份的宏观数据来看,有几大亮点还是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的。
2020年8月末央行“外汇储备”余额31646亿美元,比3月末增加了1040亿美元,但央行“外汇占款”8月末余额为 211685亿元人民币,反而比3月末减少394亿元,央行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的变化实实在在出现了明显反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今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却也是两国关系的多事之秋:6月15日,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蓄意越线发动挑衅,造成流血冲突。8月29日,印军再度非法越线,进入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9月7日,印军再度对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9月8日,印度陆军竟然发表声明,反诬解放军先开枪。印方屡屡挑衅,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我们是否低估了印度的战略野心?就相关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了刚从中印边境地区调研返回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
蚂蚁集团尽管在互联网移动支付新时代发展中赢得了先机,取得了领先地位,但也还面临各方面的激烈竞争,以及更加严格的金融和法律监管。
王利明教授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讨论和修订工作,是我国《民法典》的重要编纂成员。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终审法院前常任法官烈显伦,发表《是时候紧急改革了》为题的文章。他直接批评香港在回归后的司法表现,认为香港司法机构的运作已失去北京的信任,并指出:现在是香港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在未来几年中作出的决定将永远设定香港历史发展的方向,香港要么成为大湾区与外界的闪耀纽带,要么成为华南海岸一个微不足道的中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