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GDP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后,二季度恢复正增长,同比增长3.2%,显示了清晰的V型强势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让不少似是而非的言论借助汲取疫情教训流行开来。疫情究竟改变了什么?世界到底应汲取什么教训?疫情暴发后,污名化也流行开来,这在提示我们,似是而非的言论成为又一种病毒,损害的不是我们的肌体,而是思维,乃至灵魂。为此,必须纠正以下偏见: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比大部分市场预期、国际团队所做的预测都要好。从整个供需两侧的复苏进程来看,供给侧好于需求侧,工业好于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好于传统服务业,外需好于内需,投资好于消费。复苏进程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但从先行参数、政策支撑、总体经济循环以及内生动力等方面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复苏已经步入一个稳定的通道之中,中国必将成为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深度下滑之中率先复苏的唯一大国经济。
7月13日,“后疫情时代的中俄战略发展”智库云对话在北京和莫斯科同时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欧亚经济委员会(俄罗斯)共同主办,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人大重阳运营)承办。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力出席并作主旨发言,他表示中俄双方在疫情期间的各领域合作力度和范围得到深化和拓展,未来双方应开展更频繁的交流与合作。本文为最新一期“真实俄罗斯系列”。
2020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第二季度中国交出了一份非常靓丽的答卷。虽然上半年GDP下降了1.6%,但是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这个转正来之不易,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那么,这份成绩单意味着什么?
本文为吴晓球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20级EMBA上《校长第一课》的授课内容。
中国经济延续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从1978年开始改革到2019年,42年的历史,中国经济由一个当年的3651亿人民币规模的很小的经济体,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100万亿人民币这样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大概在14万亿美元,大概是美国经济规模的67%左右,这个成就是非常辉煌的。40年来我们解决了中国人的贫困问题,这是人类社会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因为我们走了一条独特的中国的发展市场主体的道路,也就是说坚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整套正确的思想路线。
中国经济延续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从1978年开始改革到2019年,42年的历史,中国经济由一个当年的3651亿人民币规模的很小的经济体,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100万亿人民币这样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大概在14万亿美元,大概是美国经济规模的67%左右,这个成就是非常辉煌的。40年来我们解决了中国人的贫困问题,这是人类社会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因为我们走了一条独特的中国的发展市场主体的道路,也就是说坚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整套正确的思想路线。
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受益于积极参加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布局。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加速融入到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形成了最全的工业产业链体系,经济总量屡创新高,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全球治理面临的治理缺口问题导致一些冲突开始显化,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开始凸显。
据海关总署14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好于预期。上半年进出口额达到14.24万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7.71万亿元,下降3.0%;进口6.53万亿元,下降3.3%。这主要是一季度大幅下降所致,二季度出现明显回升,同比降幅从一季度的6.9%缩小到0.2%。其中6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5.1%,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6.2%。
截至7月10日,上证指数当月上涨13.36%,深证成指当月上涨14%。笔者认为,中国股市迎来阶段性上涨有一定必然性,但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特别是全球合作遭遇单边主义袭扰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走势仍要坚持稳定第一、价值发现的大原则。总体看,中国股市仍处在深化改革和与经济大局“对表”的阶段。
二十多年里一直在谈房地产风险,这一轮谈房地产风险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这是值得思考的。之前很多专家都在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要崩溃,但是过了十多年之后,中国这个要崩的房地产市场从来没有崩溃。这些预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总是拘泥于房价收入比、租金利息比、房地产杠杆率等参数来静态分析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为了避免重蹈过去分析的覆辙,必须深入分析中国在“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新一轮房地产风险以下四个方面的新特征:
近期,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一项法案要制裁破坏香港自治的中国官员和其他人员。为此,人大重阳君专访了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并分析了美国制裁法案对于中国及中国的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防患于未然。本文为独家首发。
7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房宁做客人大重阳,分享了他对“中国制度的优势与短板”的最新思考。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深度认识中国”系列直播活动第一讲。该直播实录如下:
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以各种理由,限制和打压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侵犯他们的正当权益,妨碍中美正常人文交流。美国政府日前颁布的限制留学生签证新规,又把妨碍学术交流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国的留学生。然而,中外分析人士都认为,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将削弱美国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的算盘打错了。
7月9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要承办,美国原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论坛上发言,呼吁双方共同做出努力,用合作来平衡中美关系中竞争的内容。
7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要承办,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对中美关系的思考。
美国国务院7月7日正式宣布,美国将正式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这是特朗普政府一系列退群行动的一部分,也是特朗普因掩盖抗疫不利向国际组织甩锅计划的一部分,也是即退出人权组织之外,美国退出的第二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联合国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学教授吴晓求7月7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非常强烈,这种结构性的变革,其核心不仅仅表现于金融机构的多样性,深层次是来自于金融功能的变化,来自于金融产品的多样性。但是中国金融脱媒的速度,在一定程度受到了政策限制。而金融脱媒是大势所趋,其加速会客观上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会推动融资的市场化,或者说投资产品多样性的出现,这是必然的现象。必须顺势而为,顺应历史的潮流,才不会出台一些阻碍中国金融现代化,阻碍中国金融脱媒的政策。
7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要承办,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对中美关系未来的看法。本期,人大重阳君与您分享陆克文先生的演讲实录与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