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原来说中国要融入开放性的世界经济,中国是融入。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开放性的经济体,但世界上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脱钩断链,这一系列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破坏经济全球化,是在走“回头路”。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当中学到很多事情。一个启示就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创新会带给我们未来。你没有办法预测创新。在1971年英特尔发明了这个新的产品,1993年才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经历了22年。2001年华为开始做芯片,23年的时间他才做出了世界级的成绩,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些耐心。
精准研判形势,这对我们贯彻高质量发展,把中国经济持续向前推进,是非常重要的。2024年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关键,那么我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实际发展状况来研判呢?
降低中国GDP中用于投资的比重并增加消费的比重,会一定程度上拖累中国的增长引擎。像大多数G7国家那样,投资大幅较少的国家也受到低增长的困扰。
针对报告中提到的“大国复利”概念,我想从经济学角度谈谈看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是指当经济增长到一定规模时,由于规模递减效应的存在,仅通过简单增加劳动力、资本,以及其他要素资源将难以继续实现增长。
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我在这里经常跟我的美国同事这样讲。一个繁荣昌盛的美国符合美国人的利益,但也符合中国人的利益。
当前,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便是“产能过剩”。他们指责中国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新型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设备方面,生产过剩,而国内需求不足以消化这些产能,因此中国不得不寻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以低价销售产品。
3月31日,《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中英文双语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巴基斯坦、黎巴嫩、越南、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孟加拉国等15个国家的20多家媒体争相援引报道,语种涵盖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荷兰语、希腊语、葡萄牙语、印尼语、意大利语等17种语言。
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都面对着一些非常突出的困难,以此为背景,认真思考整个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对我们正确地做好一些决策是非常关键的。
报告认为,实现大国复利需要坚信长期主义的重要作用,只有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在科技、金融、产业等各个领域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才可不断累积大国复利的坚实基础。
尽管外部势力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感到不安,并设下了重重障碍,这些地缘政治问题导致中国政府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这种不友好的姿态不会显著影响中国的发展步伐。
在新发展格局下,报告判断,“社会预期偏弱”本质上是“经济复利预期偏弱”,虽然也有政策信息差和外在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更应重视体制性改革滞后对复利的收益率和长期积累产生的负面影响。
过去三年半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贸易额翻了一番,这是巨大的成功。不仅在贸易方面,中国还在技术转让、合作和投资方面成为欧亚经济联盟的主要伙伴。根据我们双方领导人的决定,我们正在加强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的一体化进程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中国之所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因为其认识到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对经济长期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GDP增长的定量指标,而且是一种有关质量的、定性的衡量标准。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释放的长期增长潜力下,中国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渐进实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焕发政策亮点,不断创造大国复利,最终实现GDP超美和收入翻番等成就。
3月31日,《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 2035 年趋势畅想》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过去几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大国复利”的体现。复利是财富创造、资产增值的利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累积,能够给国家带来“复利式”发展。
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针对一些国际舆论对中国经济预期的偏差,作为中国经济研究重镇中国人民大学及其新型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有责任对外客观阐述当前的中国发展状况。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智库学者合作,撰写《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研究报告,并于3月31日下午举行发布暨国际研讨会,邀请中外知名专家对此进行探讨。
3月31日,《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 2035 年趋势畅想》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美国丹佛大学美中合作中心、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小组、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合作举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国的近二十位中外专家学者,以及十余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代表齐聚中国人民大学,共议中国经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