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的“百年变局下的新征程”暨人大重阳迎春论坛2021在京圆满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原副研究员、畅销书《百年变局》作者之一王鹏出席“迎春研讨三:中美博弈、“一带一路”与中国未来”并发言,以下为会议发言实录与视频。
新型货币战争是2019年11月才出现名词,在此之前都是所谓的新型货币竞争。
2月22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之一,承接大量会务与中外嘉宾邀请事务,并主持分论坛二。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顾问章百家受邀出席分论坛一“重塑政治互信”并进行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与读者分享。
编者按:2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召开的“重塑中美人文交流”研讨会暨《中美人文交流受阻的利弊评估与重塑之道》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圆满召开。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魏红霞出席研讨环节并发言。以下为会议发言视频与实录:
2月22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之一,承接大量会务与中外嘉宾邀请事务,并主持分论坛二。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先生被邀请在该会的第三分论坛发言。
澳大利亚前总理、亚洲协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陆克文(Kevin Rudd)在美国《外交事务》双月刊(3/4月号)发表文章《Short of War: How to Keep U.S.-Chinese Confrontation From Ending in Calamity》,他表示建立一个“有管控的战略竞争”的联合框架,将降低竞争升级为公开冲突的风险。
编者按:2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办的“重塑中美人文交流”研讨会成功举行,并发布研究报告《半脱钩,半紧钩:中美人文交流受阻的利弊评估与重塑之道》。此报告是由《前线》杂志2021年第2期刊发的人大重阳两位学者王文、张梦晨的论文《理性看待中美人文交流受阻》整编而成。以下为报告完整版:
2月25日,“重塑中美人文交流”研讨会暨《中美人文交流受阻的利弊评估与重塑之道》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王文与人大重阳助理研究员张梦晨在著名核心期刊《前线》2021年第2期刊发《理性看待中美人文交流受阻》一文,提出旗帜鲜明地提出“半脱钩、半紧钩”的中美人文交流重塑之道,现将研究报告发布会会议视频发布。
编者按:2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召开的“重塑中美人文交流”研讨会暨《中美人文交流受阻的利弊评估与重塑之道》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圆满召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出席研讨环节并发言。以下为会议发言视频与实录:
导读:中国金融的开放是历史的趋势,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开放的逻辑起点。金融开放需要法制基础、契约精神、透明度和人民币长期信用等软实力的支撑。
央行三大竞争性行为表明,这些央行已经不在意传统货币理论和政策中的一些争议,如央行独立性的重要性、货币中性假说等等。三大竞争性行为说明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央行转向了非常现实主义的做法:依托自己的货币是不同程度的国际货币,采取了竞争性的全球资源攫取方式,并通过政府性的资源再分配,期望尽快控制疫情,并刺激经济尽快修复,从而占据全球博弈的有利位置。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可见,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还需要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和奋斗。
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建立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机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它既需要在实体经济层面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也需要在虚拟经济层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横向金融机制、构建保障实体经济循环畅通的金融体系。
2021年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召开的“百年变局下的新征程”暨人大重阳迎春论坛2021在京圆满召开。此次论坛是春节前人大重阳公开活动的收官之战,30位覆盖到了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的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部分全职研究人员与过往同事的老中青人才团队集体亮相,并公开发布了《后疫情时代全球“蝶形”风险及防范》研究报告。此次论坛在小鹅通、百度、B站、微博、知乎、长安街知事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近30万人次在线观看。
中美人文交流未来如何重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王文与人大重阳助理研究员张梦晨在著名核心期刊《前线》2021年第2期刊发《理性看待中美人文交流受阻》一文,提出旗帜鲜明地提出“半脱钩、半紧钩”的中美人文交流重塑之道,现将论文改编成研究报告进行发布。
编者按: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确面临着“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样一个大背景,在常态化防疫下,中国经济、金融面临什么样的发展环境?中国优势将如何展现?敬请关注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主办的“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金融与世界局势”系列直播活动(人大重阳系列讲座第245-258场)。这是疫情以来,继“百年大变局”“绿色金融”“重新认识美国”“深度认识中国”系列直播后,人大重阳推出的又一个重磅系列讲座。第十二期讲座邀请到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远征,以下为演讲实录:
2月22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成功举办。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美国亚洲协会会长、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美国史带金融财团董事长兼CEO莫里斯·格林伯格,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先后在开幕式致辞。论坛设置了三场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重塑政治互信”“重建经贸均衡”“重启人文交流”展开研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之一,承接大量会务与中外嘉宾邀请事务,并主持分论坛二。
未来我国要构建一个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美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一个艰难而关键的时期,尽管有这么多分歧,但在经济问题上双方有巨大合作空间。一个发展繁荣的中国,即有利于中国人民自身的福祉,也能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贸易平衡问题是中美间竞争的一个结果;中国会在全球化与多极化两方面来推动中美间的关系,并且发挥重要作用。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中美间的贸易竞争仅仅是全球竞争格局中的一部分,因为两国之间的贸易仅占全球贸易的5%。而很多人认为贸易平衡与投资是固定,但其流动性与扩张是最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