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成功构建一个军事性质的同盟,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假想敌,但中国不是威胁。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政府和舆论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不确定性”,鼓吹中国强大后会像法西斯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那样对外扩张,或者会像苏联那样输出革命,跟美国进行全球竞争。然而,中国未来不可能是法西斯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也不是另一个苏联。
2018年大国经济纷争不断,WTO面临瘫痪危机,几个巨型自由贸易协定先后生效,全球贸易秩序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这一进程中,越南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由于诸多原因反而进一步上升。在此新形势下,我国需要全面加强对越南的经济外交和经济合作,以抵御国际经济形势恶化所带来的部分不利影响。
上次印巴发生大规模对峙,要追溯到2008年的孟买连环恐怖袭击案,当时印巴也曾处于大战一触即发的状态。不过,十多年后的今天,印巴两国的内外形势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印度的经济崛起,未来发展潜力被国际社会看好。巴基斯坦则陷入内部暴恐不断、政治不稳的局面,甚至曾被一些国际评级机构视为“失败国家”。
习近平外交战略是全球大战略。这是只有超级大国才会从事的大外交,当今世界只有中美两国有此资格。而中国外交不同于美国外交,不是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外交,是以文治武功数千年之中华文明为底蕴为底气为理念为智慧为软硬实力的立身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大同的全球大外交。
以宝洁为例,也曾经以规模经济见长,不断扩大产品线,最多的时候旗下有300多个品牌,以占据尽量多的市场层次和细分。现在又开始“瘦身”,以消除品牌模糊带来的定位不清。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有些巨头转瞬就成为历史。
美国常春藤名校和精英阶层结成了关系网。这张关系网宛若藤蔓缠绕,形成了学、商、官以及其他精英人士利益分肥的共同体。贫寒子弟,进入美国名校,不过是励志传奇的理想主义点缀。而且,这些贫寒学子一旦完成名校传奇,他们也成为名校利益集团中的一员,他们的子女也将享受到比他们父辈更容易进入名校的待遇。
2019年3月初发生的印度-巴基斯坦军事冲突与潜在的核战争危机应该提醒我们认识到世界发展的基本形势。我们的世界是文明国绿洲在民族国沙漠包围之中。只有消除沙漠,绿洲才能生存。中国这个两千多年的文明国从民族国(满清和西方列强及日本)的压迫下解放出来,重建文明国绿洲还不到一个世纪,仍然处在民族国世界沙漠包围之中,形势仍然严峻。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涌现,经济范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这使得雇佣模式面临着巨大冲击。这种冲击对当前的政策、组织(企业)和个人又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3月13日晚,人大重阳邀请权威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杨伟国开场对话名家系列讲座,就此话题为我们进行深度解析。
处于换挡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经济,可能面临怎样的金融挑战与风险?“政府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准备打持久战,‘形势复杂而严峻’,尽管银行和保险行业的风险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上总体上得到控制。”2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公开表示。十九大提出当前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要是金融风险)、全面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并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放在首位,可见中央对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
与近期IMF等国际机构不断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相比较,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前景备受关注。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环节,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同样引发强烈关注。李克强总理明确强调,2019年要通过2万亿元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综合施策,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中国两会工作的重点主要聚焦内政议题,诸如设定“实现民族复兴”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发展议程。但无论是从客观效果看,还是从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角度看,中国内政议题必然会对其处理国际关系产生影响。这样的国际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中国,比如一些国家不支持美国政府对华贸易侵略,不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愿意同中国合作解决一些国际问题,对中国抱有好感反对他们的政府对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攻击等等,这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董希淼指出,《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中提出的“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征信数据资源,在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探索研究全流程线上贷款业务模式”,这在技术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意味着对微众银行等全流程网上贷款模式的肯定,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来做好小微金融服务意义重大。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是优化经济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人民银行等五部门也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部署。近年来金融在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有哪些探索?企业和农民还有哪些期待?未来金融补短板应如何发力?
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他一共回答了17个问题,其中9个问题涉及国内经济与民生议题。北京观察人士指出,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政府施政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韩最输”论者们认为,原先满心期待特金二会能够拿出重大外交成果,不料特朗普与金正恩并未签署任何协议,因此“文在寅政府很‘受伤’”。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韩国方面为自身与朝鲜关系的改善,以及拉近美朝两国间的距离做了大量工作,甚至表现出较为急切的心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报告提出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这些举措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减税,加大对重点行业的减税力度。
“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的中国军力作用,是一些欧美学者讨论的重点。他们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中通过军力部署进行军事扩张。比如,美国学者莫甘•克莱蒙斯就把当前中国推行的强军政策牵强地与中国对外合作倡议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中国的强军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深化军队改革与维护国家利益,从不是为了侵略他国或军事扩张,也更不会把全球霸权视为中国军力发展的方向。中国国防部多次强调,“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没有军事和地缘战略意图,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谋求势力范围,不会干涉别国内政。
创新创业创造的主体是企业,而我国90%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民企解决了80%以上4亿多人的城镇劳动就业,创造了60%以上的GDP和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2月美国非农就业仅增加2万人,大幅不及市场预期,似乎再次印证了美国经济的下行趋势。整体来看,受到减税效应减弱、全球经济拖累和政府停摆的因素影响,美国主要经济数据仍在恶化之中。但前瞻地看,我们认为晚周期并不等于马上面临经济衰退。目前全球从杠杆大周期、产能中周期和库存小周期来看均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失衡,这意味着一旦进入条件改善,经济向上的动能可能仍然大于向下的动能。
展望2019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制定6%-6.5%的预期增长率,不仅完全合理,而且体现出审慎、持重的政治品格和头脑冷静、沉着应对的风范——这恰恰是一个崛起大国所最急需的。此外,必须指出的是,当今的中国经济早已今非昔比。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巨量基数的基础上,即便是更低的增长率,其实际的绝对增长量,对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很可能都超过其国民经济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