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政府决定释放侵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战机的飞行员,并给于印度飞行员人道主义待遇。这是在印巴关系出现重大危机时巴基斯坦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行动。这一方面体现了巴基斯坦不希望与印度对抗的良好意愿,向印度发出友善的信号。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巴基斯坦宽宏大量,以维护印巴两国和平和地区和平大局出发所做出的重大行动。
过去我们用建设“一带一路”或者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而共建“一带一路”是第一次提到,这说明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规模最大的经济合作平台,已经出现了全球共建的趋势,不只是发展中国家,连过去质疑的发达国家(也加入了),比如意大利。意大利官方前几天表示要加入“一带一路”,成为G7中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发达国家。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核问题,积弊数十载,要想在一次会议、一纸条纹中彻底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这个一点上,国际社会尤其有必要学习借鉴中国方面为此所作出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是这种努力背后发挥指导作用的中国外交哲学和基本原则,那就是始终坚持平等对话协商,反对武力解决,主张渐进式、分步骤稳步推进,而非轻功冒进、得不偿失。
长久以来,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在冷战时期,中东就是美苏两大阵营的角力点——从苏伊士运河危机到德黑兰事件再到历次中东战争,桩桩件件背后都有超级大国“代理人”战争的阴影。冷战结束后,国力不济的俄罗斯在中东采取守势,其影响力亦大幅收缩。而挟冷战、海湾战争胜利之余威的美国则在中东地区尽享了近十年无人挑战的“单极时代”。
印度和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冲突难以遏止。两个南亚次大陆国家的纠葛,逐渐演化为两个核国家之间的博弈。这是世界关注且担忧之处,但是印巴之间并不会将战争扩大化,因为这本就是一笔两国打不明白的糊涂账。
对于引渡孟晚舟事件,孟晚舟的律师和加拿大司法机关展开了博弈。引渡案件将延后至5月8日再审理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存在政治因素。既然加拿大讲求法治,那么孟晚舟这方严格依法维权,自是应有之义。除了延期审理引渡案外,孟晚舟还反诉加拿大政府严重侵害自己的宪法权利。孟晚舟的诉讼书强调,去年12月1日她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拘留、搜查、审讯时,加拿大政府官员多次违反法治,因此她就加方公职人员渎职和非法监禁寻求损害赔偿。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需疲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急需宏观调控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企业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更能促进就业,惠及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直击企业的痛点和难点,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落实个税优惠基础上,针对企业减税降费,明确今年减税降费将达2万亿元规模。
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稳健中宽松的态度,除了两次降准以外,还操作了包含SLF、MLF、TMLF在内的一系列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这些货币政策的实行,在提升企业流动性需求、提高企业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期望。
经过五年时间执政,莫迪个人魅力已经退却,“莫迪旋风”早就停摆,“古吉拉特模式”也不再如此吸引精英。拉胡尔·甘地在政治游戏中也成长起来。最明显例子就是,2018年7月20日印度下议院开展辩论,决定是否对总理莫迪进行不信任投票。辩论期间,拉胡尔·甘地对莫迪一顿狠批后,走到他身边说:“你可以骂我,但我一点都不恨你。这才是印度人应有的表现。”
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是,除了强化货币薪酬在官员激励体系的基础性地位(例如高薪养廉),通过推进公务员的职业化相应淡化政治晋升的隐性激励作用外,在官员政治晋升的决定环节上应强调由缺乏当地信息的上级部门决定转变为信息更加对称的基层民主选举产生;在官员政治晋升的考核内容上相应从以往关注便于量化考核的文凭等转为更加重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考察。
美国主导的国际自由秩序中的“自由”是基于一种二分法思维,是以自身的自由民主、市场经济价值观将世界区分为所谓“西方—非西方”,制造对立。因此,国际自由秩序是排他性的秩序,容纳一些国家同时排除另外一些国家。在当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不公正、不合理、不可持续的一面愈发显现,更何况领导者美国在日益乏力的情况下,已经开始“美国优先”了。
3月8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两会”记者会。这是王毅第六次以外交部长身份出席“两会”记者会,也是他首次作为国务委员亮相这一场合。“国务委员”身份特殊,意味着王国委今天的讲话,将代表着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外重要政策的宣示,也预示着未来中国外交的走向,因而受到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3月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受普京总统邀请,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即将访俄,具体的访问时间和地点还在沟通中。据悉,这已经不是普京总统第一次邀请金正恩访俄,早在去年9月份,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之际,普京就曾邀请金正恩访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特别提到“有效投资增长乏力”、“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与金融相关的因素。而在论述如何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时,强调要改革完善对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金融支持机制。由此,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在中国的现实经济环境下,金融如何支持创新引领型发展?
近期,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结构性去杠杆确实达到了阶段性目标,但防范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是一项中长期任务,不应对此过度解读。经过2017-2018年两年的努力,结构性去杠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今天的中俄两国,坚持其“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核心精神,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与人文交流四个领域同时发力,在这个“不确定性”愈来愈强的世界里不断释放利好“确定性”,不仅有效保障了两国的核心利益,也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有力保障了组织内成员国的合法权益和发展空间,更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和平与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一直备受舆论关注,已经成为新的全球热点问题。虽然在暂缓加征关税上两国达成共识,但中美贸易争端仍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本报告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真实客观地比较了中美实力变迁以及分析了两者博弈的战略走向。
3月11日下午,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一行到访中国人民大学,其间视察调研了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副校长吴晓球,党委副书记郑水泉等陪同调研。
在全球媒体的共同见证下,王国委以他一贯的儒雅风格,不急不忙、从容淡定、微笑自信却又毫不张扬地娓娓道来,为在场数百名焦急的各国记者答疑解惑。对此,一些早已“摩拳擦掌”准备搞一个“大新闻”的外国媒体纷纷“大跌眼镜”。在这所谓的“意外”背后,其实折射出的是某种必然,一切尽在情理之中——那就是中国越强大就越自信,越自信就越清醒,越体现出“不好斗、善学习”这样一个真正“新型全球强国”的本质特征。
从全球层面而言,中俄是维护当前合理的国际秩序,改革不合理旧秩序的两支重要力量,两国很好地践行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使命和责任,为当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树立了典范。正如王毅外长在答记者问中提到的,只要中俄站在一起,世界就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安全、多一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