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他一共回答了17个问题,其中9个问题涉及国内经济与民生议题。北京观察人士指出,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政府施政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刘典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15日香港新闻网。
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他一共回答了17个问题,其中9个问题涉及国内经济与民生议题。北京观察人士指出,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政府施政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不过,在中国经济总量达到90万亿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增长6%-6.5%,这是高基数、大总量上的增长,可以说本身就是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陈甬军在受访时表示,激发市场活力焕发,同时争取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今年的GDP增速达到6.3%、6.4%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典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世界经济均在放缓的形势下,中国正在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主动积极地转变增长方式。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只有通过自身的经济转型,才能将下行压力转化为一种升级动力。
李克强在答问中提到,要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培育新动能、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腾位,为百姓解忧。
陈甬军认为,中国纾解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有三方面的措施:一是调控范围有弹性,设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综合考量好坏情况,力争好结果;二是在调控方法上激发市场活力,不搞“大水漫灌”,依靠企业自主活力带动经济增长,为企业减税降费,而政府则过紧日子;三是开源节流,上调央企利润上交比例,适当放宽财政赤字比例,从而使财政取得相对平衡。
李克强表示,今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实际上是一项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择。4月1日要减增值税,5月1日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此外,下决心把占增值税总量近60%的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率明显降低3个百分点。
刘典指出,政府为企业减税,其实是从宏观环境上为企业松绑,然后释放出一些利好消息,培育企业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这两年,中国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新成果,政府的施政将更重视激发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