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至今年全球开启紧缩之前,全球货币财政政策的宽松叠加疫后大宗商品需求从国内生产复苏到欧美需求激增,工业品的供需缺口逻辑演绎完毕后,能源的供需缺口开始显现,沿着经济复苏见顶的路径,需求端的逐步退坡和逐渐蔓延的衰退预期也造成了不同品种间的价格表现差异。
从3月中旬开始,疫情导致的物流梗阻,不仅导致市场大循环失去动力,社会民生也受到极大影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支撑。
拜登政府就职已近一年半,但中美关系仍未“触底反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对华政策演讲中更是抛出“投资、协同、竞争”的论调,究竟是谁在严重破坏国际秩序?美国对华政策该如何走出新路?
G7领导人当地时间26日宣布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倡议,计划在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资助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各国在全球化链条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应对政策也就不同,于是表现为经济走势和政策的分化,形成与40年前截然不同的复杂局面。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的关注者和研究者一般认为,基于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经验,美国国会在这一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多为“麻烦制造者”与“负面背景音”。
周戎专家说:“目前缅甸局势比较复杂。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不过也会尽力帮助缅甸军政府和民族团结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金砖国家峰会的举行,对当前纷乱的时局具有特殊意义。
尽管金砖国家多次试图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寻求促进经济合作的新兴经济体俱乐部,但过去多年来,金砖国家已成功整合为一支强大的国际力量,促进经济增长与贸易、和平与安全、社会正义、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帮助实现政治和经济治理,以及知识和创新共享。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退市环节的强化和规范,可以补足A股市场“出口”不畅的短板。
基建投资只有转型发展,才能像过往一样,既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又能驱动经济增长。其中,可持续机制创新,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置换尤为关键。
受疫情好转以及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出的影响,5月经济明显反弹,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有所好转
在中美博弈、俄乌冲突持续的大背景下,南亚局势引发了广泛关注。在中斯债务问题、南亚经济困局、中印关系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该如何有所准备、积极应对?
日前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美两国的国防部长分别作了重要发言,并在会前举行了双边会谈,台湾成为了双方针锋相对的问题,以及这次大会的焦点。
美国和西方政客用两手,力图挑起两场“内战”:一场是正在进行中的俄乌冲突。
聚焦大湾区必须三足鼎立,纵深布局。
6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了最新通胀数据:美国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至8.6%,再刷40余年高位并超出预期。
业内预计,随着部分受疫情影响的地区逐渐复工复产、供应链逐步畅通,5月中国经济将反弹,工业、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降幅或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