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2年2月11日,白宫发布题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报告。拜登政府借此全面阐述其对“印太”地区形势、“中国挑战”等问题的看法,并就美国如何深化与“印太”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提出基本构想和相关举措。
“城镇化是贵州发展目标的‘公约数’,推动其发展是‘闯新路’的重要抓手。”日前,针对《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
北约担心中国支持俄罗斯阻止北约扩大的立场。 “亚洲版”北约的可能出现将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中国认为可能在乌克兰部署美国“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是加剧欧洲紧张局势的行为。
美联储也许看到了比高通胀更为重要的问题。这些更为重要的问题可意会不可言传,譬如,美国以外国家的经济负面重大动荡对美国经济的严重冲击,美国经济复苏的脆弱性等。
美国总统拜登认为,美国经济正在克服奥密克戎带来的冲击,因为1月新增46.7万个工作岗位,远超预期。他2月5日欣喜地宣称:“我们已从低谷反弹,变得更强。”
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新鲜出炉,季度同比增速为18.3%、7.9%、4.9%、4.0%,从第四季度增速看似乎让人担忧,向前追溯至2020年的季度增速-6.8%、3.2%、4.9%、6.5%,不难发现2021年季度增速变化相当程度受上年基数影响。由此,对2021年四季度“下滑”的增速也就不用过虑,且从环比来看,第四季度环比增速为1.6%,也是全年环比增速最高的季度。
自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从安克雷奇、天津到苏黎世、罗马,中美多次互动。中美高层频繁接触传递出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同时也隐藏着一些未知的问题和挑战。美国对华战略与特朗普时期相比有何变化?
风投数据库CB Insight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风投融资达621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一倍。过去一年,风投公司加大了对金融科技、医疗健康、游戏和互联网平台等领域的押注。美国是风投最热衷的区域,亚洲地区紧随其后。
中国2021年GDP增长8.1%,然而,众所周知,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同比降至4.9%,第四季度降至4.0%,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平庸之恶”这个词在中国网络上走红,是因为《纽约时报》一篇有关西安防疫的报道。这个使用了“最恶毒的词”来攻击中国的报道,充分暴露了西方一些媒体对中国认知的蛮横无知与愚蠢,其根源则来自于西方文明的潜意识之中。笔者恰好就在西安。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在记者会上就是否取消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表示“尚不确定”,“还没有到那一步”。“那一步”指的是什么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付诸实践已近10年。迄今,中国与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合作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治沙、畜牧、发电等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2022年,人民银行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二是保持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三是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刘国强还表示,政策要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2021年中国GDP在疫情的大冲击下有8.1%的增长非常不易,很多指标超预期,比如2021年,中国吸引外资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说明全世界的资本用脚来投票,奔向中国,看好中国的未来。2022年,如何做到社会的保障,撬动吸引人的消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今年的一月二十日是拜登入主白宫整整一年的时间,国际社会都在梳理拜登这一年的成绩,贬多褒少,美国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
风险投资是金融里的皇冠。《华尔街日报》曾经把风险资本称为“人类最后的希望”,因为它具有识别培育变革性技术的能力。
谈论中国社会发展,或者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不提到“扁担”这个家伙。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扁担”为何物,基本没有几个年轻人知道如何使用“扁担”,更不用说深挖“扁担”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和作用。
中国期待与俄罗斯加强协作,防止“颜色革命”;中国与俄罗斯将在地区安全方面加强相互支持;中国担心中亚潜在输出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可能性。卫星通讯社咨询的专家们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