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仍然在继续着,俄罗斯在按原定计划推进军事行动,美国和北约依然在用库存的武器给乌克兰出枪出炮,而他们自己的人则坐在咖啡厅里品味咖啡,品论着战场变化......
外界对俄罗斯以军事手段干预乌克兰问题的反应是惊讶和恐惧。这可能是因为,尽管俄罗斯依然采用了现代陆地战争的形式介入乌克兰,但这也标志着今日在许多方面已与过去不同了。
“50年前尼克松的成功访华对两国乃至全世界都大有裨益。与尼克松相比,今天的美国政治家目光短浅。”
2022年2月24日,北京冬季奥运会闭幕第四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以闪电战袭击乌克兰,意在阻止乌加入北约。普京被俄罗斯人民视为民族英雄,他的行为也引发全世界的争议。
保持经济大盘的稳定,中国才有可能大步迈入“循序渐进”的节奏:国际乱,而我做到 “四不乱”:不乱方寸,不乱阵法,不乱阵式,不乱阵容。
2022年的全国两会已正式闭幕,在为期一周的两会议程中,外界最关心什么内容?中国的政策设计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有何意义?
从中国两会读懂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的重要话题之一。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国学者、企业家、媒体人,在他们看来,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
3月4日,在巴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首府白沙瓦的一座伊斯兰教什叶派清真寺发生了近几年罕见的自杀式恐怖袭击。恐怖分子乘坐蹦蹦摩托车,迅速沿着一条狭窄的街道向清真寺方向移动,将炸弹藏于黑披肩内......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对于中国东盟关系有哪些新提法?东盟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有哪些新期待?在今年两会期间他们最关心哪些领域?带着这些问题,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了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翁诗杰。在大约3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翁诗杰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期待。
受访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系俄罗斯政治评论家、东方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2年3月10日直新闻。
中国的“两会”早已经超越中国的国界,也大大超越了中国的市场范畴,成为世界的关注重点。所以说,中国的“两会”已经事实上成为世界的“两会”。
受访者刘戈系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视频发于2022年3月11日央视《财经90秒》。
“我觉得美国人要了解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发展以及壮大对于美国来说不是威胁,而可能对我们有益。”
受访者让-盖·卡里埃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国际商会丝绸之路室执行主任。本文刊于2022年3月7日深圳卫视“外眼看两会”。
受访者刘戈系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视频发于2022年3月8日央视《财经90秒》。
拉美地区是“中等收入陷阱”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为此,拉美国家进行了艰难地求索,但此前进行的“新自由主义”等经济发展方式失败了,失业增加,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大家知道,英国有一家以报道财经新闻为主的报纸:《金融时报》。但是,这家报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除了财经新闻和评论以外,经常会刊登一些由专家或评论员撰写的一些关于国际热点问题的文章。其中,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就是其中非常有洞见的一位。
何伟文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获得的利益有以下几点可以概括。
1月19日至21日,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 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香港中美论坛,主题为“超越分歧 聚焦合作(Beyond Differences, Towards Cooperation)”。三十余位世界领袖与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围绕中美关系的挑战与合作发言与交流。“中美聚焦公号”将完整刊登本届论坛的主题发言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问题一直备受大众关注。一些企业利用个人信息搞大数据“杀熟”,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让消费者十分反感。美团、携程等互联网企业对用户大数据杀熟都曾被推上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