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八旬的美国总统拜登“不辞劳苦”,在整个五月忙碌不停。先是要国会批准通过援助乌克兰4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用乌克兰人的血与俄罗斯对抗。
炒作“中国债务陷阱”论,拉拢南亚中小国家,密切与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的经济合作……近来,印度在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颇为活跃。在挖掘自身发展机遇的同时,其对中国的遏制野心也逐渐图穷匕见。
针对美国总统拜登23日重申正考虑削减对华加征关税的表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24日回应称,美国在决定是否取消中国关税时必须具有“战略性”。
我们提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现在已经很大了,但是还有薄弱环节,需要通过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为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拜登考虑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只是无奈之举。美国目前通胀持续高涨,而要想解决通胀问题,一个重点就是需要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
“在今日的国际关系下,与中国经贸密切、但价值观存在差异的荷兰,恰恰是需要中国着力做工作的对象,要持续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荷兰。”曾任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的华黎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宣布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
拜登的日韩之行大有深意,美国的印太战略并没有因俄乌冲突而停滞,中国周边外交环境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美国总统拜登在刚刚结束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的美国-东盟峰会几天之后,就开始其亚洲之行,访问韩国、日本,并将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领导人举行第二次面对面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机制峰会。
目前,乌克兰局势显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中国人则在密切关注着美国是否会在台湾问题上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然而,在另一条美中对抗的重要战线上,形势也一直在发展变化,这就是尚处于第三世界的拉美地区。事实上,美国深知俄乌局势与中拉关系紧密相关。
从货币政策看,2020年4月份到2021年4月份,美国的M2增速超20%;从财政政策看,美国2020年4月份到2021年4月份的财政赤字达6万亿美元。
俄乌战事影响深远、广泛,是一件大家都关心的世界大事。经过近三个月的发展,对其本质及下一阶段的可能发展,社会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清楚的结论或共识。这在中国的内部,也引起强烈的意见分歧。
当地时间5月16日15时,瑞典首相安德松和温和党主席克里斯特松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瑞典首相安德松表示,经议会辩论,瑞典政府将申请加入北约,从而结束瑞典已经保持了200多年的军事不结盟的历史。
造成澳大利亚通胀飙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澳大利亚的重新开放,需求的回升带动了当地的消费;其次,是俄乌地缘局势负面的溢出效应,推升了国际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
芬兰和瑞典相继宣布已经决定申请加入北约,两国很可能未来几天内就正式提交申请。基于北约之前五轮东扩,这次两国加入可以称为北约第六次东扩,也可称为一次北约“北扩”。
俄乌冲突是芬兰加入北约的诱因。芬兰领导人称,在俄乌冲突之后,他们希望芬兰加入北约组织。
老马科斯曾在1965年到1986年在菲律宾连续执政21年,是菲律宾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在任期间,他先是派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及当时只有16岁的小马科斯访问中国,随后决定与中国建交并携夫人访华。
从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环球时报》英文版开设“Wang Wen on Changing World”专栏,每周二刊发文章。以下为每期文章汇总:
韩国总统尹锡悦于5月10日零时正式接任总统和韩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在10日举行了总统就职仪式。此事对整个亚洲和世界都影响很大。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休教授兰普顿(David Lampton)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时承认,乌克兰危机对于美中关系的意涵是非常负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