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仍有望全年增长2.5%。美联储的声明还指出,继11月表示经济活动“强劲扩张”后,经济“已经放缓”。
稳中求进”:这是最基础的要求,“稳”依然是2024年的基本基调。因为明年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等风险问题,依然要高度关注。
如果有美元的话,当前躺平、买了长期的美债挺好。如果选择持有人民币的话,综合多种考量,还是要积极参与股票市场。但是股票市场的机会,不是那种系统性的大机会、而是要精选个股。
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表明中央对经济工作的认识更为系统、完善、整体,把握了疫情后经济发展稳与进、动与静的关系,更好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中国经济能实现5%左右的增速来之不易。首先,国内新冠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还在持续。其次,国际上还有美欧收紧货币政策带来的资金外流、企业外流等负面溢出效应。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中东欧地区的最大经济体,波兰早在2015年就同中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当前,我国正朝着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让中国资本市场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努力迈进,这是我国金融开放非常重要的两个方向。
在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期,改革资本市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的特殊作用。我们要构建和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层次、结构化资本市场体系,提升直接融资对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今天的世界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是和平还是战争?是建设还是破坏?是团结还是分裂?是生存还是灭亡?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回答的严肃课题。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一带一路”倡议,再到三大全球倡议,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对他国发展道路和文明的尊重,践行着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基辛格先生的离世并没有带走一个时代,而是激励国际关系开辟一个新时代。“像基辛格先生说的那样,问题再多,通过打开大门,对话问道,我们总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出路。”
“量变会演变成质变”,在这种情况下,质的转折点是中国向国际分类的高收入经济体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这样,既遵循规律,强调科学发展,又突出人民至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而形成了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从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视角看,金融强国都有一些基本特征。首先,金融强国需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一个国家不可能成为金融强国。
基辛格在美国外交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具有不可磨灭及替代的地位。如今,这位老人走完了他将近百年的丰富人生,从此,外交界少了一位指点江山式的人物。
荷兰极右翼政党自由党近日在议会选举中获胜,该党领袖维尔德斯有望成为新一任荷兰首相。他曾公开表达反伊斯兰和反移民的观点,引发广泛争议。
1月20日周一,日经225指数盘中突破今年6月股市高点,创下33年(1990年3月至今)以来最高水平。日本自从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长期的通货紧缩和低生育率导致经济低迷,同时也造就了“低欲望社会”,人们称之为“失去的三十年”。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美的确在各工作层级开展了密切交流,这是好事。但我认为,两国元首一年见一次面,还不够。
“一带一路”倡议有三“联通”——“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世界市场有很多地方并不衔接,修路、修桥、修港口、修铁路……“一带一路”将这些节点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一一相连,从而带动了共建国家经济活动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民工总数2.96亿人,也就是每3个适龄劳动人口中,就有一个是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