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最强大的经济力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各国都能从国际劳动分工中获益,所有建立封闭经济体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因此中国对于全球化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比如说美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所以中国正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支持力量,这是很好的。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早就尝够了闭关锁国的苦,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早已成为中国的基因和特征。改革开放为中国和世界带来了经济增长、人民福祉的提升,正在不断满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目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今天,也有人关注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关键点的政策走向——是继续深扩大开放,还是关起门来搞建设。
最近几年,不少国有企业员工甚至骨干离开国企去民企就职或自己创业。一些人担心民企从国企挖人,尤其是挖走技术或管理骨干,会导致企业核心技术逐渐从国企转移到民企。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的确,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的限薪,尤其是央企中高层的限薪,导致一些公司骨干和同类民企相同职位的薪酬出现差距,当一些民企开出高薪加股权价码时,一些人难抵诱惑。
特朗普退出全球化的“大圈子”,也漠视西方世界的“小圈子”。战后美国主导的亚太和北约两大政治军事同盟,不仅使美国成为西方世界的盟主,也让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现在,美国要给西方世界摊牌了,美国不稀罕政治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上的“老大”虚名,亚太盟友也好,北约成员也罢,要继续美国的保护,首先要给“保护费”。
金融乱象仍然存在,网络信贷平台的情况,这里面乱象还是比较多的。国际金融形势面临不确定性,这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是加大的,对人民币会有恐慌的情绪在里面。金融舆论风险不可忽视,金融舆情对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国家战略构成比较大的冲击,我们目前缺乏对应用金融舆情的机制和管理方法,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9月29日,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金融学科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二届年会(2018)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
刚才从资产的结构、资产的变化,包括业态的变化,以及风险结构的调整,还有监管的变化等等,包括和国际性的变化来分析过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金融所发生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认为中国金融有一些基本的路,最重要的就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以及建设大国金融。
最近,很多媒体都报道了2018年初以来看似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掀起的所谓“国企并购潮”。例如,按照《经济观察报》题为“上市公司频发控制权转移”的报道(2018-09-15),截至9月12日,沪深两市已公示73起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公告。其中有29起属于国资企业收购控股权的买壳行为。不少收购方是各地方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或是国资委,其中,仅深圳国资委就涉及战略入股四家上市公司。
作为国际著名指数,富时罗素全球指数系列(FTSE GEIS)是富时罗素指数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包含46个国家的7400多只股票,占全球可投资市场总市值的98%。富时罗素指数细分为发达、先进新兴、次级新兴市场三个层面,其中A股被纳入的是富时新兴市场指数。自2019年6月起,富时罗素将分3个阶段纳入A股。纳入的第一阶段完成后,预计A股在富时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约为5.5%。
美联储的政策延续和美国政党政治的轮流坐庄,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逢奥必反”,导致政治和经济的龃龉,这是美联储必须面对的新问题。耶伦时代,特朗普已经表现出党同伐异(耶伦不属于共和党)干预美联储的苗头,声称要拿掉耶伦的“饭碗”。特朗普选择鲍威尔,算是兑现了特朗普拿掉耶伦的诺言,但是鲍威尔对于白宫干预美联储的做法非常敏感。
2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于北京文化大厦举办了第127期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员研究员、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院文扬介绍了广土巨族——中华民族的历史及未来走向,并对贸易站下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进行了分析。文扬指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可以被理解为是新自由主义秩序的解体。
展望未来半年,我们预计全球油价仍将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大涨大跌的概率都较小。从短期来看,原油面临产量下滑而需求平稳的格局,叠加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油价仍有一定的上涨动能。但从中期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已经呈现出典型的经济扩张周期后段特征,表征工业需求的有色金属价格已经自上半年高位显著回落,在这一时期原油消费需求仍有韧性,但也难有大幅增长。
全球的金融机构也在密切地关注着中国的金融改革的步伐,这也是得益于中国保险业迅速的发展,这个发展的势头受到了中国的老龄化的人口的驱动,也受到了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驱动。并且还有技术的发展也有利于我们的未来,其中一个是互联网金融,还有互联网+的活动,除此之外新一轮数字技术的发展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保险行业的版图。
最近被一个叫张小平的人刷屏,原因是,一份文件称,他是我国航天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人才,却被民营企业挖走,导致国家重大项目工程无法推进,原单位某国有企业不得不“泣诉”“公堂”,争取把他“缉拿归所”。不但有白纸黑字,还有红色印章,可谓证据昭然确凿。这个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中国金融市场脱媒的趋势会加快。之前中国金融市场脱媒被严重的约束了,市场脱媒最后的结果是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金融市场脱媒是不快的,受到了观念和体制的约束,所以未来金融会以更快的速度脱媒,金融机构应该理解这样的趋势,要跟上这样一个脱媒的变化。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肯定会有很大很快的发展。
在民族国的世界,总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击败对手出人头地。第一步使本国崛起,一枝独秀,成为佼佼者大国;第二步使本国从佼佼者大国朝鼎盛地位发展,成为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随后在鼎盛之际洋洋得意,进入衰退阶段。二战前,欧洲主要大国英、法、德都走过这条路。中国的近邻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气势凌人,走上对外侵略道路,最终在遭受美国原子弹袭击后投降,1945年至今70余年一直受制于美国。
特朗普退出全球化的“大圈子”,也漠视西方世界的“小圈子”。战后美国主导的亚太和北约两大政治军事同盟,不仅使美国成为全球西方世界的盟主,也让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现在,美国要给西方世界摊牌了,美国不稀罕政治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上的“老大”虚名,亚太盟友也好,北约成员也罢,要继续美国的保护,首先要给美国“保护费”。
实际上,美元稳定币并不像比特币、以太币等,可以通过共识运算(挖矿)直接产生,而是需要用美元兑换而来,如果没有美元,那就难以获得美元稳定币。因此,其他国家的人,如果难以获得美元,实际上也就同样难以非常方便和自由的获得和使用美元稳定币,因而也就不可能对其本国货币体系和金融系统产生降维打击!
亚明没有“亲华反印”。亚明总统任期内,马尔代夫与中国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建设了中马友谊大桥和改扩建了马累国际机场等几个大项目,加上亚明总统曾要求印度移走部署在马尔代夫的直升飞机,减少在马尔代夫的印度劳工,被西方和印度一些媒体贴上了“亲华”和“反印”的标签。事实上,亚明政府与中国的合作,服务于马尔代夫的国家发展,为人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因为他“亲华”。
无论从历史规律,还是从全球现象的角度看,精英群体普遍是对国家发展最充满焦虑感。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曾全方位剖析,实现基本生活需求后,人们容易渴求地位,引发势利倾向,个人过度期望,崇拜更成功者,讨厌一些制约因素等五大因素诱发焦虑。德波顿的最终结论是,“治疗身份的焦虑并无灵丹妙药。”但那显然是西方社会逐渐进入后现代阶段的无奈与沮丧。对于现代化尚未完成的中国而言,缓解焦虑,还是有一些管用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