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美国政府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声明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
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为了确保国家发展,俄罗斯从国家层面,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儿童健康成长,致力于为俄罗斯培养更多优秀的公民。
由王文、贾晋京等4位新锐学者推出的新著《百年变局》是一部正值全球百年未有大变局之际,探索中国发展面对挑战与机遇的佳作。
7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房宁做客人大重阳,分享了他对“中国制度的优势与短板”的最新思考。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深度认识中国”系列直播活动第一讲。该直播实录如下:
7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要承办,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对中美关系的思考。
7月9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要承办,美国原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论坛上发言,呼吁双方共同做出努力,用合作来平衡中美关系中竞争的内容。
2019年,中国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成绩背后,中国的制度优势功不可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运营团队走访了人大校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怎么看美国呢?
编者按:7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之一,第一时间推荐王毅国委兼外长的讲话视频和实录。
7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要承办,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对中美关系未来的看法。本期,人大重阳君与您分享陆克文先生的演讲实录与视频。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报道,7月4日,特朗普政府在华盛顿特区举行庆祝独立日的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同天,特朗普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总统将承认新冠肺炎病毒不会很快消失,美国人必须“忍受” (live with it),并在“忍受”中继续推进经济与社会的“重启”与“恢复”。而同时据美媒报道,白宫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就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采用新的计划。
疫情彻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招生。截止目前,包括8所常春藤大学在内的超过半数以上的美国大学已经明确表示,不再需要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实行Test Optional 。而加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则宣布永久取消对标化考试SAT /ACT 的要求。
围绕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并在投资、教育、科技、司法等领域及台湾、香港、新疆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各种打压或阻挠,国际舆论有关美中“新冷战”是否已开启的议论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呢?7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课题组独家在《环球时报》发布问卷调查百名中国学者的中美人文交流系列报告。该课题组近期对国内100名学者进行了电话问卷调查,被访问学者涉及老中青各个年龄群体,并涵盖中国10多个省市。报告相关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中国学者认为,美国的确是在对华发动“新冷战”,同时,90%以上的中国学者认为,中国有能力应对好美国的“新冷战”攻势。调查结果还反映出,中国学者对中美“新冷战”的可能性普遍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并相信面对美国的遏制,只要中国不犯颠覆性错误,那么中国的崛起势不可当。
2001年,在武力统台问题上,我曾坚持主张“扎实准备、慎言开战”。当时的主要考虑是:军队刚刚结束“过紧日子”模式,几大“杀手锏”尚未真正形成,武器装备落后于美军一两代,空战装备甚至不如台军,更谈不上航母编队了,就连定位系统都要依赖美国的GPS。可以说,制空权、制海权完全不在我们手中,远距离高精度打击能力严重欠缺,突破台岛沿岸坚固筑垒防御更是困难重重。而且,那时台独势力还没有坐大、和平统一的希望犹在,中美关系仍然处于“蜜月期”。因此,我强烈反对盲目定下武力攻台的“时间表”,更反对搞什么违背军事规律的“万船齐发”花架子。因为那么做是极不负责任的蛮干,必败无疑,甚至会因此而遮断中华崛起的进程。
编者按:6月23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直播中分享了他对“谈谈‘美国病’”的思考与观点。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由人大重阳运营)承办的“重新认识美国”系列直播活动第十二讲。该直播实录如下:
新冠肺炎病毒的出现不是人类所能掌控的,但一定程度上,我们至少能掌控遏制病毒作乱的措施以及抗击疫情的经济与政治策略。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当国际社会从这场大流行病肆虐的噩梦中醒来,它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观察者网最近访问了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米尔斯海默,该网专栏作者子思事后作出了一个总结,提出了一些质疑和批评。讨论涉及到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问题,东、西方的政治及哲学理论差别,核心是当前的中美关系,及我们在当前提出的国际关系大政方针,值得大家深入讨论。
在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保险业为什么要走向绿色化?首先是外因,气侯变化对自然界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产生了很多的风险……4月27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核保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玉玲在“绿色保险的化学反应”视频直播中为您深度解读。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停课问题,使得全球被迫停课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截至4月中旬,195个国家宣布或实施了学校停课,15亿儿童和青少年学业受到影响,影响范围涉及学前和普通中小学、普通高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各类成人学习中心。长远来看,全球大面积停课,即使是暂时性的,也会有各种问题产生。首先是教学时间的减少,影响学习成绩;其次,停课还会导致其他更难衡量的损失,包括家庭的不便和经济生产力的下降;最后,学校停课还加剧了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停课的负面效应不容低估,其影响已超出了教育领域。
四个月前,人大重阳团队曾撰文最早地预测到“疫情将导致世界大危机”、“东京奥运将取消”、“美国将大规模爆发疫情”、“美国将实现负利率”,6月中旬,人大重阳撰文预测,世界抗疫正从“遭遇战”进入“持久战”。到底有多持久?首先取决于我们对疫情采取怎样的底线思维进行思考。换句话说,人们需要客观预测新冠疫情最坏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其对人类的生命、经济、政治、社会危害究竟会有多大,科学推演疫情发展路径,进而树立应对疫情的底线思维,人类需要艰难的做出相应抉择与取舍,须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我们才有可能更快地战胜疫情,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对疫情抱有幻想,贸然“解封”只能造成新的更多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