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首先要让美国远离。美国是战争的最大麻烦制造者。任何分歧,只要有美国来解决,多数都会变成危机,变成灾难。
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就业优先的货币政策让位于通胀优先的货币政策。但充分就业依然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根本考量,通胀既是目标,也是促进充分就业的手段。
2022年2月,全球能源供应短缺,油价突破近几年历史新高,影响和波及经济与贸易等领域,印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与国际形势震荡。
对于高收入国家来说,脱碳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各国专家应该共同努力,确定共同的脱碳途径和可靠的脱碳战略,从而动员必要的资金,使得各个地区都可以进行脱碳。
六十九岁的美国政治科学家、作家和斯坦福大学民主、发展与法治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3月4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长篇文章指出,2022年2月24日已经成为世界历史的关键转折点,它标志着后冷战时代的终结和“历史终结”的终结。
2022年的全国两会已正式闭幕,在为期一周的两会议程中,外界最关心什么内容?中国的政策设计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有何意义?
从中国两会读懂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的重要话题之一。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国学者、企业家、媒体人,在他们看来,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
美国正在犯下两个巨大的错误。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极大高估了自己在冷战中获胜的意义。
受访人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罗思义系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视频发布于2022年3月11日央视频。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对于中国东盟关系有哪些新提法?东盟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有哪些新期待?在今年两会期间他们最关心哪些领域?带着这些问题,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了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翁诗杰。在大约3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翁诗杰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期待。
进入尾声的2021年,全球仍备受新冠疫情的缠绕。在大国博弈的阴影笼罩下,国际合作乍喜还忧。这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正考验着人类应变求存的群智与意志。而全球治理水平的优劣,恰好是人类社会必须交出的答卷。
编者按:两会期间,受央视、央视网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高级研究员刘志勤、执行院长王文5天内在央视中文国际《新时代的中国》、《全球智库看中国》和央视网《两会C+进行时》等栏目10次出镜,就“宏观经济”“绿色金融”“全球治理”“生态文明”等话题进行解读,浏览量突破1000万。人大重阳君汇总视频与观点如下:
受访者赞米尔·阿万系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者按:3月7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两会”记者会召开,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与主张引全球关注。对此,应北京日报下属“长安街知事”之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王文接受专访,从十个方面讲述王毅记者会直击西方话语陷阱。该期内容3月8日“长安街知事”微信公号推出后很快阅读量冲破10万+。原文英文版刊于2022年3月8日Global Times。以下为访谈视频及实录精编与英文版原文: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今年税费优惠的重点是扩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的规模。这一政策让企业当期就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是真正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
2022年,香港新选举制度全面落地,不仅坚持"一国两制"方针,还充分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广大香港同胞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体现,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广泛均衡参与的政治格局得到确立。
“我觉得美国人要了解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发展以及壮大对于美国来说不是威胁,而可能对我们有益。”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美国学者眼中的中国青年是怎样的?当代中美两国青年的距离更“近”了吗?
就在美国时间3月3日晚上,《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弗朗西斯·福山,以及《末日》作者尼尔.弗格森,两人在网路节目上就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展开了一场辩论。
过去几十年里,世界一直相信西方民主是经济成功的关键,市场经济与民主密不可分。冷战结束后,美国日裔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宣称,西方的自由民主是人类政府的终极形态,不可能再有比自由民主更先进的制度可供选择。然而,他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宣扬的神话不过是昙花一现。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迅速成为不断崛起的经济大国,这一事实已足以证明福山论点的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