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内需和投资的重要途径,在增强经济的韧性、稳定就业、维护民生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与传统的“铁公基”相比,新基建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新基建涉及的信息通信业已成为中国的重点耗能领域,因此在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方面推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非常必要和迫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研究员曹明弟为《国家治理》周刊撰文,对如何促进新基建绿色发展提出分析和建议。
近期,我国再次将人民币国际化提上发展议程。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2019》指出,截至2019年末,外汇市场全年成交金额36万亿美元,离岸市场上人民币交易区域正不断扩展:2019年人民币在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和全球支付中的份额分别位列全球第八位和第五位。同时,我国官方在5月18日一份报告中提出,将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统计,截至北京时间6月1日5时32分(美东时间5月31日17时32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1784824例,累计死亡病例104232例。
自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公布《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定性为“修正主义”和“战略竞争对手”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步步紧逼,从打压华为5G到贸易争端、“脱钩”、台海、南海、新疆问题,直至最近的疫情“甩锅”,悍然将美对华关系推向“修昔底德陷阱”。5月20日,美国官方又发布了一份长达16页的《美国对中国战略方针》,对华态度越发强硬,直指中国正在经济、价值观和国家安全三大方面对美国发起强烈挑战。
从2011年提出的成渝经济区到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您觉得这些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另外,中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期望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有什么重要意义?
"宝武集团此次采用区块链技术实施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交易,虽然数额不大只有一亿人民币,但却是人民币国际化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一个质的提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
中国股市和中国足球一样让人爱恨交加。股市和股民的切身利益深度攸关,十几年低位徘徊的股市指数到底释放了那些信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次,但充分突出了经济、民生、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近日接受佛山传媒集团记者专访,他表示,这是一份特殊时期的特殊报告,引导各方将工作重点聚焦到“六稳”“六保”、扩大内需、脱贫攻坚等方面,全力确保经济稳定运行。
5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记者会召开。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就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回答了记者们提出的23个问题。其内容之丰富,信息之全面,足以成为解读中国一段时期内外交政策的重要来源。
“快要告别纸币了,央行数字货币 MO 呼之欲出!”最近,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率先在深圳、苏州试水。2020年将成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之年,而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落地数字货币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建设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里程碑。数字货币发行成本低,交易便捷又具有透明性,极大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 其好处数不胜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欧班列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在本地区大面积断航停航的情况下,今年前4个月中欧班列实现开行数和发货量同比上升24%和27%,累计运送抗疫物资近8000吨,切实成为欧亚大陆之间的“生命之路”,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又一生动例证。
疫情“从0到1”是特朗普政府甩锅的着力点,可对于国内疫情“从1到100000”的传播,这锅特朗普政府要怎么甩?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2020年是中国的新纪元,这一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梦想,中国的“三大攻坚战”将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正在减弱,亚洲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正在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它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并赢得人们的尊重。5月25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博雷利·丰特列斯(Josep Borrell Fontelles)在柏林举行的德国大使年会上发表讲话时做出此番评论。讲话转播自布鲁塞尔欧洲委员会总部。
5月25日下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商务部部长钟山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有信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随着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我们相信,聪明的外商一定不会放弃中国庞大的市场”。
疫情加重世界经济衰退是“一带一路”项目进度放慢和部分停顿的直接原因。疫情导致的隔离和航空运输锐减,大批援外工程技术和劳务人员难以返回施工项目和园区企业。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中断,沿线产业园区订单减少、开工不足。
5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要加快中日韩自贸谈判,力争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化经济融合。
全国两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阻击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率先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全球经济复苏如何展开?李克强总理在刚刚开幕的中国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提出了2020年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中国方案。而这实际上也是后疫情时代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两会召开之际,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