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的新纪元,这一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梦想,中国的“三大攻坚战”将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正在减弱,亚洲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正在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它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并赢得人们的尊重。5月25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博雷利·丰特列斯(Josep Borrell Fontelles)在柏林举行的德国大使年会上发表讲话时做出此番评论。讲话转播自布鲁塞尔欧洲委员会总部。
5月25日下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商务部部长钟山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有信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随着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我们相信,聪明的外商一定不会放弃中国庞大的市场”。
疫情加重世界经济衰退是“一带一路”项目进度放慢和部分停顿的直接原因。疫情导致的隔离和航空运输锐减,大批援外工程技术和劳务人员难以返回施工项目和园区企业。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中断,沿线产业园区订单减少、开工不足。
5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要加快中日韩自贸谈判,力争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化经济融合。
全国两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阻击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率先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全球经济复苏如何展开?李克强总理在刚刚开幕的中国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提出了2020年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中国方案。而这实际上也是后疫情时代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两会召开之际,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中国贸易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遭到史无前例的考验。此前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发表了类似声明。世贸组织指出,更快走出危机的唯一办法是保持完全的透明度、使各种壁垒最小化。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表明,一些国家相反却限制贸易,甚至对跨国公司实施制裁。
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例如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提到,疫情冲击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顺势而为发挥好人民币全球公共物品功能等。
2019年,面对明显上升的国内外风险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商务部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坚决贯彻稳外贸工作部署,完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外贸逆势增长,圆满完成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稳中提质目标任务。
5月20日,具有美国大使衔的爱丽丝·韦尔斯在美国主要智库之一的大西洋理事会的一次在线讨论中,就“印中边界问题”发表了讲话。她在与前任美国驻印度大使里什·维尔马的谈话中,将印中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冲突与南海争议地区局势进行了比较,将中国在两国边境和南海的行为称为“不断侵略”,“不断企图”改变现有准则,改变现状。她的讲话被印度“商业内幕”网站引用。
5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中俄关系有关问题时,王毅指出:“中俄关系是‘政治病毒’攻不破的堡垒……只要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协作,世界和平稳定就会有坚实保障,国际公平正义就能得到切实维护。”
中国国家商务部近日指出,将继续扩大开放,促进外商对华投资,并承诺全面落实今年1月份颁布的外商投资法。
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中国经济社会运行正在加速恢复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一幅幅真抓实干的奋斗图景在全国各地展开。
在2020年全球经济步入负增长、多国负利率阵营扩围之后,又出现了负油价。美国W T I油价史无前例的爆出负油价引发恐慌,WTI在交割日大跌305.97%至每桶-37.63美元。负油价时代该怎么办?
美国总统特朗普二月下旬对印度进行了他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第一次国事访问,与印度总理莫迪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美印“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要实现的两方面的目标:第一方面的目标也可以看作是印度对美国的承诺,而第二方面的目标则可以看作是印度要求美国给予印度的回报。
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专门针对华为以及海思的两条信息。一是华为和海思使用美国商务管制清单上的软件和技术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纳入管制;二是在美国之外的全球企业,只要用了美国技术、软件和设备,为华为和海思生产产品必须得到美国许可。
今天,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召开;明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透过全国两会这个重要窗口,世界可以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部署,全面了解应对疫情冲击复杂形势的“中国答案”。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草案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围绕民法典的编纂,《中国人大》杂志记者对我国著名民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进行了专访。
4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充分表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复工复产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基本完成,宏观经济快速恢复,经济循环开始加速。中国经济开始从“行政性复工复产阶段”向“市场循环常态化阶段”迈进,中国经济迎来了关键的“破冰时刻”。在外部冲击即将全面显化之际,全面启动需求扩张以推动经济市场化循环、稳住中国经济内部循环的基本盘变得越来越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