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终于取得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这个胜利奠定了全国战疫胜利的大局。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任何国家都是基本常识。譬如,法国大革命历史在法国不容抹黑,纳粹历史在德国不能“洗白”,美国独立战争的政治正确性也不容颠覆。但在香港,历史事实被篡改、历史常识被恶搞的事情层出不穷。
财政赤字货币化使用得当,有好的经济社会效果,央行直接提供货币本身并不是问题。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脱贫攻坚遇到了现实阻力,任务愈发艰巨。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全面铺开,千家万户对商贸服务特别是家政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促进消费、带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据统计,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再创历史新高。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应届春招求职人数较去年增加56%,企业对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
中国将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温和的货币政策,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他指出,中国政府不会像2008年那样用流动性充斥整个经济,因为这有可能导致通胀率上升和信贷规模增加。
据印度《经济时报》透露,印度政府正在考虑拿出近两个卢森堡面积一样大的土地(461589公顷),专门用于吸收由中国转移出去的企业和产业,希冀聚焦在电器、制药、医疗设备、电子设备、重型机械制造、太阳能设备、食物加工、化学与纺织等十大制造行业,以推动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
在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之际,国外疫情蔓延却呈现上升势头。停工、断航、关闭口岸等为防止疫情蔓延的隔绝措施使很多国家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使本就处于下行周期的经济叠加巨大压力,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是大概率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在持续,这不仅使中国面临重大的挑战,也给本已负重前行的中美关系带来新难题。按照计划,“第一阶段”中美经贸协议的部分内容在本月开始执行。但不少人担心,疫情将使协议的执行受到影响。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疫情正给中美两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带来不可忽视的压力,中美双方是深化协调与合作,还是任由形势恶化,北京和华盛顿亟待作出正确的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问题,是当今社会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广泛认为是世界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获奖者大多拥有博士学位,且在世界一流大学任教。他们具有较为独特的视角,所研究问题亦具广度、深度和厚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谈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时,可谓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卷席全球之势未减,在全球陷入低迷之时,中国却充满了活力。从精准识别到群防群控,近年来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普及、数字网格化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5G等高速互联体系的稳定运行,为本次前所未有的战“疫”赢得主动权。随着3月以来全国各地云办公、学校网络教学等的开展,正在经历一次全面的数字大转型。全民习惯和行为的大转变,对未来的影响会有多深远?3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数字中国:区块链、智能革命与国家治理的未来》从历史的纵深视角,系统梳理了当前数字化潮流的变与不变。
自2013年中国首倡以来,“一带一路”泼墨写意已愈六年。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绘制工程全面展开。
春光明媚的五天小长假,来的正式时候,也极不寻常。毕竟,疫情毁掉了春节“黄金周”也让消费停滞。人们期望的五天小长假会带来“报复性消费”吗?
中国即将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与此相伴的是,信息披露成为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核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中提出: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实性,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推出和发展REITs有利于实现“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要求,应当积极尝试和有效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由美国霸权势力掀起、国际反华势力跟进的诬陷中国政府“疫情不透明”“欺骗世界”的舆论围剿、追责索赔浊浪愈掀愈高,大有黑云压城之势。
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和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包含着“祖国统一”这个崇高神圣的目标。
近来,中美两国和全球有识之士频频发声,力促中美以及世界各国加强务实合作,共同抗击疫情。
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民法典草案)第997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教授指出,这一规定建立了对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美商务部再出新规,再次收紧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新文件进一步严格了获得军事最终用途材料出口、再出口和转让许可证的要求。该文件还提出了中国军事最终用户的概念。今后几乎所有高科技部件和电子产品都可能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