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对中国至关重要,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勤兵俭政”应是需要采取的政策取向。古人说,“惟敬可以胜怠,惟勤可以补拙,惟俭可以养廉”。敬、勤、俭,在国家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十年对中国至关重要,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勤兵俭政”应是需要采取的政策取向。古人说,“惟敬可以胜怠,惟勤可以补拙,惟俭可以养廉”。敬、勤、俭,在国家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家相信,经济增长的“下限”是保证年度GDP增长率不低于7.5%;有政府人士预期,投资、消费政策方面会有一定的宽松。在持续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大经济任务后,近日中国政府高层进一步明确,稳增长与调结构要相辅相成,要做到“稳中有为”。
人们在网络世界中会肆无忌惮地批判某些有钱人的为富不仁、生活奢靡,但在真实的社会互动中,往往会表现出对富人的宽容、隐忍甚至是羡慕、崇拜。这种舆情与民意的反差,造就了中国财富文化中的复杂、混沌与悖论,也形成了当下社会财富观的最大纠结点。
本世纪以来,改革先是放慢,后来在某些方面倒退,于是就出现了对所谓“中国模式”的宣扬,即由强势政府而不是市场来支持高速增长。如果这种体制不改变,粗放的发展路线以及资产负债表的高负债率和高杠杆率都是很难改变的。
6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聚焦新形势下中美大国关系,解析其未来走向及对整个亚太格局产生的微妙影响。
综合报道,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榜单于8日揭晓,榜单显示,今年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由去年的73家“稳步”增长至89家,中国大陆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10年增加。其中,银行业独占鳌头,“工、建、农、中”四大行成为中国最赚钱企业,也是“唯一”跻身“世界500强”利润前10的中国企业。
有关IPO的话题总是时刻受到A股市场的关注。日前有市场传言称,IPO最快将于7月底重启,首批重启将采取批量发行的方式,届时30家左右的企业将有望在A股IPO暂停9个月之久后集体上市。
中国智库应发挥好桥梁作用,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思考和行为。当今时代,智库驱动着国际思想跳动的脉搏。它是国家战略、政策的储备库,又是社会思潮的引领者;是培养教育人才的基地,还是国际交流对话的平台。可以说,智库构成了各国判断形势和决策的重要智力支撑。
部分西方媒体将中国此次的流动性危机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相提并论纯属一派胡言乱语,他们根本是犯了基本的经济学逻辑错误。美国在2008年遭遇的根本不是流动性危机,即立即偿付能力不足。美国当时面临的是资不抵债危机,即美国银行的负债超过其资产。虽然中国金融机构在2013年6月面临流动性问题,但没有任何一家主要银行倒闭。相反,2008年美国有为数众多的机构崩溃了。将中美这两次危机相提并论,就像是似是而非地宣称同为疾病的流感和黑死病是同样严重一样可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草案)》。
提起对冲基金,经常会有人把它们和“神秘”、“投机”和“风险”等词汇联系起来。 其实,这更多地反映了由于对对冲基金缺乏充分认识而产生的误解。
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夕,美国经济数据已现疲态,大选拉开帷幕,华盛顿K街上的大小智库愈发活跃。“美国经济也许正在减速,但是华盛顿的思想产业却在蓬勃发展。”《纽约时报》这样描述,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多了,政策文件多了,外界对政府的影响也多了。
7月1日下午,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做客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重阳论坛”,发表了主题为《漫谈中国复兴》的演讲。200多名学生、老师、各界人士报名参加,现场气氛极为热烈。演讲中,李肇星首次披露了在国际舞台上与奥尔布赖特、赖斯等美国政要私下聊天、博弈的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外交”二字的理解。他认为,外交工作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为国家“交朋友”。
我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思义近日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 NEWS”频道《BIZ ASIA》栏目专访,对欧洲经济的整体走势和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了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我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思义近日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 NEWS”频道《BIZ ASIA》栏目专访,对欧洲经济的整体走势和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了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中国发生金融危机了吗?“钱荒”是否会恶化?央行需要立即出手救市吗?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就这三个问题电话问询了31位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和业内人士。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专家否认中国已经发生金融危机,并认为“央行不需要立即出手救市”。
对于欧美各国政府而言,“打击逃税”是今年的政策热点,并在国际会议上频频提出。在刚结束的八国集团(G8)峰会上,治理逃税就是三大议题之一。而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下院)日前举行投票否决了一项允许瑞士银行业向美国移交信息的紧急法案。外界分析,该法案的彻底搁浅表明,瑞士银行业保密传统的坚冰尚无消融迹象。
中国发生金融危机了吗?“钱荒”是否会恶化?央行需要立即出手救市吗?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就这三个问题电话问询了31位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和业内人士。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专家否认中国已经发生金融危机,并认为“央行不需要立即出手救市”。
针对近期在银行间市场上演的“钱荒”现象,中国人民银行24日对外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央行提醒各金融机构要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发端于5月下旬,在银行间市场持续近一个月的“钱荒”,吸引了各方的密切关注。分析人士认为,“钱荒”表象之下暴露出的是当前我国银行体系资金空转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政策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