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上海虹口区召开党政负责干部大会,宣布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虹口区党政主要领导调整决定。吴清同志(我院理事)任中共虹口区委书记,不再担任虹口区区长职务。
导读:黑龙江森工总局近日刊发文章,报道了我院执行副院长王文带队赴黑龙江森工实地考察、调研活动。文章认为,现在是森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次邀请金融专家来到森工进行考察调研,就是想请专家们深入分析森工面临的机遇,从森工的现实基础和自然禀赋着眼,对森工林区的经济发展把脉定向、建言献策。
根据巴克莱银行的概括,“克强经济学”有三大支柱:调结构、去杠杆和经济减速。经过多家外资机构的引用和媒体的渲染,“克强经济学三大支柱”已然煞有介事,简直成了理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圭臬,似乎“减速”真成了中国的政策目标。
虽然经济增速目前仍在合理区间,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李克强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提醒,“需求下滑—生产领域的价格下滑—利润下滑—投资回落—需求进一步下滑”这一经济下行自我强化机制可能会逐渐形成,从而导致中国实体经济加速回落。
虽然经济增速目前仍在合理区间,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李克强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提醒,“需求下滑—生产领域的价格下滑—利润下滑—投资回落—需求进一步下滑”这一经济下行自我强化机制可能会逐渐形成,从而导致中国实体经济加速回落。
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外汇占款出现自去年11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环比减少412.05亿元。这一数据引发舆论关注,有媒体甚至对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再次产生了疑虑。那么,外汇占款的下降是否预示着经济减速、货币供应紧张以及资本外逃等迹象呢?7月24日,人大重阳网专访了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称“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魏本华。
作为曾经的美国第四大城市、全球汽车之都,7月18日底特律宣布破产,多少让人唏嘘。不过,五年前笔者访问美国密歇根州,回想当地人对次贷危机来袭普遍缺乏忧患意识的场景,现在底特律落得这般田地,也是意料之中。因此,剖析底特律的“死因”,再未雨绸缪地审视中国城市,变得尤为重要。
“长期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利好,说明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改革要动真格了,对民间金融来说,既然金融机构利率都市场化了,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民间金融根据市场协议利率呢?当然,金融机构将可能更灵活,对民间金融机构造成的竞争压力也会增大。 ”在获知央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内容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第一反应就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如此表示。
作为曾经的美国第四大城市、全球汽车之都,7月18日底特律宣布破产,多少让人唏嘘。不过,五年前笔者访问美国密歇根州,回想当地人对次贷危机来袭普遍缺乏忧患意识的场景,现在底特律落得这般田地,也是意料之中。因此,剖析底特律的“死因”,再未雨绸缪地审视中国城市,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席理事长、院长陈雨露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届政府在宏观管理理念上有所变化,在经济调控中既注重“底线管理”,也讲求“战略定力”,特别强调政策要“长短兼顾”,在“强调稳住一个增长目标的同时,也强调尽量避免使用那些短期有用但中长期负面作用较大的政策”。
利率市场化改革近期又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7月19日,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央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无疑会带来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方面的突破性进展。那么,在短期内,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否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有哪些风险需要防范?是否需要配套出台风险管控工具?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18日发布公共意见调查结果称,世界各国公众更倾向于相信中国终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大国。在受访的39个国家中,22个国家的公众仍然认为美国是全球首要经济力量。包括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法国在内的八个国家公众则认为中国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在东北的一些林区考察数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碧蓝天空和新鲜空气,而是成千上万亩散落在各片森林之间的黑木耳生产基地。据说全国70%黑木耳都产于那个地区,尤其是近些年,养殖黑木耳的农户都赚了不少钱,有的年收入可达六位数。然而,黑木耳从锯木垛里发酵而来,锯木垛则被塑料膜包裹着,看着数以亿计、一望无际的小塑料包,我的疑惑是,发酵完了的废锯木垛被丢到哪里去?废塑料膜又该怎么处理?
7.6%,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引发国内外舆论一片议论。这一数字比一季度的7.7%略降,而二季度7.5%的经济增速则正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7.5%、7%、或者更低,中国经济“合理”的增速到底应该是多少?上半年7.6%的增速是否偏低?中国是否需要启动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央行是否应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系列关乎“中国经济下限”的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有必要摒弃经济增长放缓有助于中国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的想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足够的工作岗位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只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创造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即使中国经济小幅放缓也会给就业市场带来危机。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会上,来自研究机构、高校的专家对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及世界经济形势谈了看法,来自机械、家电、节能、金融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反映了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7.6%,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引发国内外舆论一片议论。这一数字比一季度的7.7%略降,而二季度7.5%的经济增速则正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7.5%、7%、或者更低,中国经济“合理”的增速到底应该是多少?上半年7.6%的增速是否偏低?中国是否需要启动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央行是否应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系列关乎“中国经济下限”的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今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