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正式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内容可谓“段段有新意,字字值千金”。为更有助于社会理解与切身利益相关的要点,在三天前提出“三中全会公报十大解读”之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团队再次提出公报全文中“最提升个人福祉的15点新改革措施”,一方面分享三中全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另一方面促进中国舆论对改革新动向的某种监督与推动。
“该政策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提高资金利用率,盘活庞大的沉淀资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赵亚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资金市场利用率低,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不能有效使用,而市场上资金却面临短缺,政府还是希望在控制货币投放量的情况下,尽量让资金进入市场。
毛寿龙认为,组长应该由总书记亲自担任。“全面改革,就包括军队改革,习近平是军委主席,若只是涉及政府改革,总理担任组长就可以。其他人都是分管,只有总书记才是全面的,所以组长非他莫属。”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庆表示说,此次公报的内容可以用有高度、有重点、有组织、有计划和有落实来总结。有高度指的是,此次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王庆表示说,这是很久都没有提起过的了,说明新一届政府全面重启改革的决心。有重点指的是,重复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作用,这说明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已成大势所趋。有组织指的是,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这表明各级党委将切实担负起落实改革各项措施的责任。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社区经济蓬勃发展,国内中资银行尤其是零售银行业务需要重心下移、服务深化,需要在服务社区经济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可以看作是与外资银行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不过,董希淼也指出,发展社区银行不能一拥而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开篇就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这个句子由于其在全文中的位置,就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它阐明了全文的语境,这个语境就是国际国内形势的统一性,在当前形势下,国内的改革工作也是中国参与全球体系运行的重要部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是整体统筹的。对后文的任何句意理解,如果忘记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整体统筹这个前提,都将是偏颇的。
目前安倍政府的政策性质类似二战前上世纪30年代的日本,但‘胚胎’与‘小鸡’不能直接画等号。胚胎可以成长为小鸡,但也可以半路被扼杀或阻止。
罗斯义分析,“我个人并不认为TTIP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以及全球整体贸易格局,原因在于,欧美双方的制造业关税已经很低,美国平均关税为2%,欧洲平均关税为4%,再下降的空间很小,所以对新兴国家的影响较小。欧美在农业领域很难达成协议,美国一直想让其他国家放松对其农产品的进口限制,而欧洲方面视为敏感议题,所以这项谈判困难重重。”
三中全会解析之一:关键词是“深化制度改革”。提及最多的三个词:改革59次,制度44次,深化30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财税、国防、科技、行政、司法、执法、教育、医药、卫生、编制、人事等17个方面,反映了改革是民心所向的大意愿、总趋势。
今年这种用新话题将传统金融产品重新包装的形式,在董希淼看来,并不是特别大的创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基金、保险等产品,目前主要是将线下的产品简单地搬到线上,或者是现有产品经过简单包装之后放到线上销售;而电商平台所做的,更多也是链接的引入或者流量的导入。”
如何让改革向纵深发展,改革深度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触动利益不平衡,鼓励有序竞争,反对垄断和保护主义,正是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前几年出现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改革设计者提出了非常尖锐和紧迫的挑战:如何让中国的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如何让资本金融成为中国实体经济改革的的保护神,是这届政府特别需要掌控的重点。
当前,新一轮改革主要体现为产业调整升级、多领域市场化改革、扶持民间资本、简政放权等方面的结构性质变。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我们正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科技等改革,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转型升级提供体制保障。虽然有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但深化改革正激扬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中国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请一定记住华盛顿的“大”。这个“大”是国民拱出来的、捐出来的、献出来的。相比之下,北京的“小”,则在于人人都在向国家索取,更重要的是,有些官员还爱与民争利、与国争利。
新书发布会现场,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和西方一样,太少感受痛苦”,而《无比美妙的痛苦》这本书“讲的痛苦是生命带来的,无法抗拒。在这种微妙的生命感觉里,让孩子们读懂珍惜与关爱” 。
“容”,说易行难,但不管多难我们都要去做。只有做到、做好“亲、诚、惠、容”中的每一个字,发展的中国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稳定、和谐、繁荣的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