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今天以后 股市涨还是不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今天以后 股市涨还是不涨

发布时间:2013-11-13 作者:  

  

  如果问当前最时髦的词汇是什么?“改革”一词一定当仁不让。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社会各界,均对新一轮改革蓝图充满期待:

 

  我家的钱都被套在股市里,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对股市将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儿子还没有结婚,三中全会召开后房价会不会下降?

 

  ……

 

  “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在当前形势下,连大妈们都关注起三中全会对自家生活的影响。而随着会议中一些政策的发布,相关行业的概念股将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昨日,渣打银行投资产品及策略总监郑毓栋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投资者可对两大类股票特别关注,一类是目前被市场低估的能源和金融板块;另一类则是受益于今后经济发展方向的板块。

 

  市场对三中全会预期高涨 昨日两市表现“温和”

 

  “我们注意到六月份以来民营企业显著跑赢了国有部门。”近期交银国际的分析报告认为,这一现象显示了市场对三中全会的预期高涨。

 

  事实上,自10月底以来,各种改革预期已在市场上被反复强化,相应的板块和主题投资也受到资金的持续追捧。更有媒体还在本次三中全会召开中,梳理了历年三中全会期间A股表现。如称1993年11月11日-14日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A股表现最好的一次。无论是会前、会中还是会后,沪指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14日)召开前后,沪指呈现震荡走势,会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会中震荡盘整,会后则在数个交易日的持续下探后向上拉升了100余点……

 

  本届会议召开期间的两个交易日,沪指的表现可以用“温和”二字来形容。昨日截至收盘,沪指涨0.82%,报2126.77点;深成指涨1.35%,报8279.31点。与前一交易日不足1300亿元的总量相比,当日两市成交明显放大,分别为680亿元和776亿元。

 

  “股市的表现整体不错,稳中有升。”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分析称,这主要得益于几大因素。从基本面来看,海外市场表现稳定,呈现出经济逐渐复苏态势,对国内市场没有形成拖累;国内,10月份大部分经济数据比较稳定,为即将开启的新一轮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制度创新带来资本市场发展 机构称两大类股票需特别关注

 

  三中全会的召开,投资者对此充满期望,许多人都期待中国的经济出现快速进取的转型。而在历史上,由制度创新带来资本市场大的发展并不少见。有公开报道称,中国股市的大发展,实际上也真正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拉开序幕。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资本市场气氛的影响非常重大。”郑毓栋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人口红利基本上耗尽,“世贸红利”也基本结束,今后有着怎样的增长动力,还要看经济政策的调整。

 

  至于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股市的机会选择,郑毓栋认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被当前过于低估的板块,例如能源和金融;另一类股票,则是特别受益于三中全会改革方向,包括健康护理和医药等行业。他同时认为,在政策明朗之后,接下来会有一波比较好的涨幅,但整个大盘会不会因此信心恢复,股指翻红,完全取决于市场对三中全会改革力度的解读。如果改革不能满足于预期,股指会有一个失望性的表现,改革力度很大,方向符合预期,股市也会有所反映。

 

  历届三中全会期间的A股表现

 

  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召开期间是A股表现最好的一次,无论是会前、会中还是会后,沪指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由当年10月底的不足800点一路涨至12月上旬的1000点以上,不过随即又展开了一波调整。

 

  2.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召开前后,沪指呈现震荡走势,会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会中震荡盘整,会后则在数个交易日的持续下探后向上拉升了100余点。

 

  3.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召开前,沪指亦短暂上行,会中及会后短期内均呈现下跌趋势,不过随后的拉升使沪指站上1500点。

 

  4.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至12日)是最近4次会议中表现最差的一次,无论是会前、会中还是会后,沪指都呈现下行趋势,前后不到20个交易日,沪指暴跌600余点,不过探底1664点后又展开了一波大的拉升。

 

  5.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前,沪指连续三天小幅下跌,不过会议召开期间的两个交易日,沪指小幅微涨,涨幅分别为0.16%和0.82%。

 

  观点争锋

 

  大牛市还需再等多久?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吸引了众多股民的眼光。对股市而言,三中全会为啥这么重要?有人满怀憧憬,认为股市飙升在即;有人则说大会一开利空出尽;还有人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说,牛市还要再等三年。众说纷纭,到底哪个观点更靠谱?

 

  观点一:大会落幕股市上涨

 

  早在去年10月,高盛高华发布了主题为“政府换届之影响:回报渐至”的报告,分析了十八大和政府换届将会涉及的政策调整,以及对股市的影响。当时高盛高华认为,重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通常会被推迟至换届完成后,以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主要标志。历次三中全会与系统性改革的时间相一致,因为新一届政府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达成共识或者予以推进。同时,固定资产增速的大幅加快通常因换届而推迟,而在党代会召开后的第二年的晚些时候大幅加速,并在第三年达到峰值。因此,高盛高华预计,股市会在三中全会后走强。

 

  今年6月25日,在民生银行表现不佳的时候,史玉柱发布微博称:股市两个月内好不了,三中全会就会好。

 

  10月23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预测一下三中全会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用16个字概括,“回应期待,喜出望外,活力大增,股市飙升。”

 

  郑新立解释称,十八届三中全会会给大家比较满意的回应,回应可能会超出你们的预想,会喜出望外;会议开完之后,经济的活力会大增,各方面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消费者各方面都会活跃起来,该投资的投资,该消费的消费;股市可能会出现飙升的局面,现在有钱赶紧去买股票,三中全会之后肯定赚大钱。"

 

  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三中全会过后股市能不能涨,是不是马上涨,首先要看政策是否超越预期。如果政策没有达到预期,股市有可能出现调整。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三中全会对股市的利好是明显的。同时,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也给股市走好带来内生的动力。

 

  杭州证券界资深分析人士宣震也认为,三中全会对股市存在利好,但大会一落幕股市未必马上大涨,除非政策远超预期。在大会开幕之前,市场出现了政策真空期,如IPO迟迟未能重启、地方债务审计结果尚未出炉,大会结束后这些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影响股市。此外,第四季度末市场流动性往往偏紧,股市不容易出现大涨。

 

  观点二:牛市还要再等三年

 

  运用统计学的手法,在股市中寻找规律,是很多投资者惯用的手法。有回顾过往的“换届年”,认为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不约而同地重合和相互作用并不罕见。有投资者发现,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其间曾召开过四次三中全会,有两次为波澜壮阔的牛市奠定了基础(1993年、2003年),两次立刻开启了小牛市(1998年、2008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于1993年11月11日-14日召开,此次会议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三年之后的1996年,中国股市开启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14日召开,股指立刻结束调整,出现了一波持续两年的凌厉上攻。

 

  十六届三中全会于2003年10月11日-14日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业内人士指出,三年之后的“2006年-2007年”史诗般的大牛市与投资拉动经济的思路息息相关。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召开,此次会议后,股指走出了一波持续九个月的小牛市。

 

  股市建立后的第一次、第三次三中全会,均为大牛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改革的成效均在三年后在股市里显现出来;第二次、第四次三中全会后,股指短期立刻有了反应。

 

  于是,上述投资者得出结论:2013年的三中全会,作为股市成立后的第五次会议,势必会为下一轮大牛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这轮大牛市还需要再等上3年。

 

  点评:

 

  宣震认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三中全会的影响并不科学,首先样本数太少,只有四个样本;其次,每一次会议的内容并不相同,尤其是这次三中全会,投资者寄望甚厚,其带来的影响可能会超越前几次大会。董希淼也认为这样的规律不太靠谱,三中全会到底能给股市带来多大的利好,能否引发一轮牛市的上涨行情,还是要看三中全会带来的改革红利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