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首届全球金融合作论坛今日在重庆召开。论坛围绕 “一带一路”时代下的国际金融合作探讨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原本打算出席本次论坛的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因故未能到场,但仍发来贺信祝贺本次论坛的举办。我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女士到场参会。
总部坐落在伦敦的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简称ECFR)成立于2007年10月,是独立的非官方组织、第一个泛欧洲性的智库,与欧盟及其所属机构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宗旨是对以欧洲价值观为基础的欧洲外交政策的连贯有效发展进行研究,同时促进泛欧洲性的讨论。其主张的欧盟对华“对等接触”政策被欧盟采纳,深刻影响了欧洲对华舆论。
王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当地发展得很好,赔钱的案例是少数,但因为西方媒体的大肆炒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失败案例更容易引起关注。“风险永远与利益同在。”王文认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往前推进,需要重温1992年“下海潮”时的冒险精神。我们不要怕风险,逃避风险才是这轮改革最大的风险之一。
2015年8月12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林辉煌博士,谭锐博士,黄靖洋政策分析师一行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调研。双方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运行机制创新、智库产品生产与推广、国际化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并交换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相关课题研究的合作意向。人大重阳信息中心总编辑胡海滨,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出席了本次会谈。
8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中国上海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以下简称“芝商所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在网站上发布了声明。双方拟共同出资在美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据了解,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全中国规模最大的利率和汇率产品市场,也是人民币及相关产品交易的主平台和定价中心;芝商所集团则是最多元化的衍生品市场。
从行业层面看,贪婪和恐惧是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最大风险。它使得人们时而举步维艰,时而胡作非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借贷平台呈爆发式增长。去年,全国已有5000多家P2P平台,网贷累计成交量达2500多亿元,是2013年2.4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财经形势面临严峻挑战,财税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在此背景下,财政系统和中国财政学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做好各项财政工作。
作为首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平等决策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二十国集团(G20)被认为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国将在2016年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目前中国已在G20“三驾马车”机制中开展工作,正在对2016年G20中国峰会的主题、议题及成果进行前期设计。
对比目前中国银行业、国企、互联网企业、科研经费等生产投入规模,都已列世界前茅。以生产实用性的思想、专职服务国家政策为目标的智库,相比于美国社会对智库的大投入,却是一个相对清贫的行业,这不得不令人汗颜。
8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联合承办的2015年G20智库论坛圆满落幕。论坛自7月30日始,历时3天,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共同出谋划策,以高质量的思想产品献策G20峰会的未来发展。
如果我们想知道中国的教育长什么样子,可以观察学生,可以观察老师,也可以观察教育部长。不过,我想还有一个群体非常具有代表性,那就是中国的大学校长。日前,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主办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活动,在现场解读这份报告的主讲人,正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经济学教授陈雨露,他也曾经担任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长。
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足以重塑21世纪地缘政治形势的悄然变化。洞析能源格局变化,把握国际合作契机,将会大大推进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形成。笔者认为,2016年G20峰会将是达成国际能源治理的重要时间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美国页岩气革命、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乌克兰危机引起的俄罗斯变局,是撬动国际能源治理体系重组的四大新变量。
“人民币国际化已属于大势所趋、不可阻拦。”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刘志勤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力可分为“物理”和“实体”两大层面。“实体”上的体现则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已上升至第五大货币。
在宏观层面上,能源之所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合作领域,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事实。第一,“页岩革命”使美国在本世纪能源尤其是油气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对全球油气产业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也是全球油气资源富集地之一,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有利于我国布局未来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能源产业,提升我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政治经济正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社会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出全球性主题的解决方案是G20机制肩负的重要使命。世界各国不仅要通力合作、互联互通,还需集智库之智,共同探索出全球增长的对策和全球治理的有效方案。
7月30日至8月1日,来自20国集团、国际组织和区域共同体的智库专家在北京召开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第三届G20智库论坛。此次论坛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实现之道。
2015年8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改革与中小企业发展:以创业创新激发增长潜力》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人大重阳举行。该报告由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总干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卡洛斯•马格里诺斯主笔,历时半年多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5年前人民币冲击SDR未果,主要原因是当时人民币国际化使用不够多,而最近几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快速攀升,基本满足了进入SDR的两大标准:主要出口国标准、自由使用标准。而市面上盛传的诸如“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央行具有高度独立性”等并非IMF认定的标准,只是一种误解。她认为人民币今年“有较大概率”纳入SDR。
“此次投资应该与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有一定关系。从去年开始,我国对外投资数额已超过我国招商引资的数额。以后,对外投资或并购重组等经济活动可能会逐渐增多,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G20面临的任务,是从金融危机当中使世界的经济增长恢复到一个强劲可持续的状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的主任贾晋京在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贾晋京提到,目前全世界的经济复苏实际上只是缓慢温和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上按照目前的路径是很难克服的,必须要有新的方式去克服。G20需要创造一个全世界的更大合作的空间,通过政策来实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