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中美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反映出中美关系全球化的趋向。中美关系不再只是双边关系,而是有了全球意义。中美合作应对全球最重要的、最关切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的需求与期待。
人大重阳网讯 2015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应邀出席由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十年峰会,并在分论坛“建构绿色金融体系与创新发展”第一场主题对话“建构绿色金融体系与‘十三五’”中担任嘉宾主持,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颋、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徐秀玲就绿色金融的体系构建以及现阶段绿色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美国是一个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非常浓厚的国家,用托克维尔的表述是:“美国人只依靠一己的理性努力认识世界”,换句话说,美国人一直是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世界。打个比方,在美国人眼中,世界就是一个圆形,而美国就是圆心,中国无非就是圆形中一个比较大的点而已,较为突出,必须重视,却有点碍眼,生怕这个较大的点,成为世界的新圆心。
编者按:习近平主席近期访问美国,被许多舆论称为堪比“1979年邓小平访美”的重要性,对确定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与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之间的长远关系,将发挥着历史性的意义。但美国目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美国智库到底怎么看中国?中美的争执点到底在哪里?习主席访美前一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受邀在纽约、华盛顿交流访问,撰写了数篇访美手记,引起了多方关注。为此,观察者网独家专访王院长,请他谈谈对中美关系的相关看法,以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美国与中美关系。
编者按 8月11日,央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宣布自当日起,汇率中间价报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并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1136个基点,之后的三天,人民币经历了连续贬值,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66%。如今汇改满一个月,CNH(离岸人民币兑换价)又突然升值至6.40。
201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应邀出席由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英国Z/Yen集团和深圳商报共同举办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国首发暨2015金融中心发展峰会,并就“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中心发展”话题做主旨发言。
人大重阳网讯 9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先后参加由联合国发展署(UNDP)主办的“2016年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和G20如何参与”,和欧盟驻华使团/意大利博科尼大学校友会主办的“21世纪基础建设投资:潜在负担还是未来发展基石”两个会议。
美国当地时间22日晚(北京时间23日上午),首次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发表了演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课题组从这份坚定平实的讲话中发现了诸多意蕴深刻的重要表述,我们选择了其中10个进行了解读。
腾讯财经讯 201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将于9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理事会联席主席陈雨露致欢迎词。
9月16日至17日,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发展局技术顾问、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翟永平带领专家组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考察光伏扶贫实施情况。
人大重阳网讯 9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受邀参加由《经济观察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共同举办的“大资管时代 投资新风口 – 2015 思享汇 北京站”。我院研究院胡玉玮博士做了《中国居民资产全球配置》的主题演讲。
智库是思想和创新的催化剂,所以对于一个像中国一样在经济上飞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不断崭露头角的国家来说,求助于这些机构以帮助制订它的国际和国内政策并不令人惊讶。具体地来说,智库和身在其中的学者们的贡献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经济、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国际政策和重大战略和安全问题领域。
在华盛顿与纽约的一周多,真可谓是密集走访与高频调研。我差不多见了近10位政要名流,如基辛格等;参与了近20场闭门会面或研讨,场场都是坦率交流,争论不断。总的感觉是,对中国印象和中美关系的未来,美国民众比精英更积极,社会真实想法比媒体舆论表达更正面,美国政要名流比执行机构的考虑更长远。
中美关系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变化——战略脱钩: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国重返亚太,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等高标准贸易与投资安排,而中国重返欧亚大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东、中东欧、中亚、西亚、南亚,搞“一带一路”。虽然双方都强调不排斥对方,但中美战略交集在缩小,而战略分歧在扩大。
9月19日,我院研究员陈晓晨受邀参加了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投资与安全论坛,并做了以《“一带一路”国别投资评估》为题的主旨演讲。陈晓晨认为,当前最缺乏、也最需要中观层面的研究,其中突破口就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别研究与投资评估。要从美国大转向、沿线国家的组织能力与财务能力、次国家行为体和个人的影响力、具体项目的机遇与风险等角度考察。他还表示,“一带一路”国别研究需要大量多语种人才,而这也是二外同学们个人的机遇。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9月26日至28日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这将是习主席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联合国大会上讲话。以此次重要访问为契机,中美将如何扩大一系列双边、地区和全球性议题合作,建设性地管控分歧,使中美关系保持在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期待。
9月18日下午,法国财政部长米歇尔·萨班(Michel Sapin)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题为“迈向全球治理时代”的演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学术合作部主任杨清清、研究员胡玉玮、G20协调项目主管周小林、国际合作项目副主管杨福鼎、科研秘书李振、研究助理展腾也参加了此次演讲活动。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近日出席第七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管对话时对当下中国经济做了解读,表示中国需求仍然偏弱,产能过剩行业调整难度较大。不过,他表示仍将继续刺激降级。他强调,将继续充实重大投资工程和消费工程,努力稳定外贸进出口,多种措施并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课题组组长陈雨露在16日召开的国合会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研究中外方专家第三次会议上表示,今后中国的绿色融资需求巨大,按照“高方案”2015至2030年绿色融资需求共计可达123.4万亿元。
印度和中国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中取得重大突破,双方已达成共识,中印取消双边贸易中42.5%种类商品的进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