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看来,中国的经济目前有两个短板,一个是创新的原动力不足,另一个则是专业的服务能力不足。为此,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之际,无疑要从这两个方面予以突破,在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作用有限之时,走高端服务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内在的动力。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风云变幻的当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怎样崭新的内涵?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文明和文化方面又将有怎样的交融?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庞中英。
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世界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大国,国内生活水平也急剧提升。不仅如此,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令人瞩目,远远胜过其他的主要经济体。从2007年第二季度到2014年第二季度,在这六年中,中国经济增长78%,而美国仅有8%。根据世界银行的界定标准,仅仅一代人,中国就从“低收入”经济体几乎完全转型至“高收入”经济体。
俄罗斯把丝绸之路经济带视为最大发展机遇。俄罗斯经济不能仅仅依靠输出石油和天然气,其需要多元化的地域合作,从而促进俄罗斯的旅游,商品贸易以及人才交流合作。中俄之间制定了到2020年把双边贸易提高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而丝绸之路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推动力。
在能源领域,很多国际组织或学术机构最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展望”,对未来中期、长期能源的需求以及相关的碳排放做一番预测,为各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制定政策或投资提供依据。由于中国在国际能源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涉及到中国的未来展望更受各方关注。然而,过去这些年来国际间对中国的预测究竟靠不靠谱呢?
当前,仍是银行主导的中国金融体系中,基准利率中最低的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人民币贷款利率也达5.60%,这与美联储0-0.25%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可谓天渊之别。境内外长期利差形成了巨大的套利空间,对中国的利率环境造成了深远影响。大量境外资金想方设法入境套利,而境内机构则希望得到境外廉价资金。于是,短期资金运作成了金融机构的宠儿。同业业务使金融机构来说可以轻松地挣钱,从而挤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空间。
9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人民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以“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为主题,邀请G20成员国的智库代表参加。与会现场,各国代表就全球经济如何实现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方式进行了探讨。其中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董事及创办人马克乌赞提出,国际金融体系不能再以欧美为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庞中英今天在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如果中国举办2016年G20峰会,将是G20重新出发、塑造21世纪世界秩序的历史性机会。中国需要不失时机地推动G20成为21世纪大国协调的主要机制。庞中英说,G20是大国协调的一个理想模式。或者说,G20为21世纪的大国协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框架、平台。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李彤 李栋)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人民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以“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为主题,邀请G20成员国的智库代表参加。美国进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莫莉·埃尔金·科萨特指出,2015年将是决定多边主义未来的关键一年。
9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京召开,今年的主题是“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欧盟等国家与地区的智库代表出席了这场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重要研讨会。
9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人民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以“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为主题,邀请G20成员国的智库代表参加。与会现场,各国代表就全球经济如何实现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方式进行了探讨。在谈到20国集团应怎样加强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连接时,土耳其商会及商品交易所联合会会长经济政策顾问萨普•卡尔坎特别强调的是,2013的斯诺登事件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立采用的是一种极端的以美国为中心的模式。
9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京召开。来自20国的智库学者就“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等诸多议题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该校重要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雨露教授首次提出2016年中国申办G20首脑峰会,更加印证了召开此次论坛的重要性。与会嘉宾,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默罕默德·萨奇布在发言时指出:G20象征着一个历史性转折—它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与西方国家一样平等参与全球治理的机遇,标志着长达500年的西方主导地位结束。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9月3-4日在京召开。来自全球五大洲的20国智库学者就“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的诸多议题进行坦诚交流与闭门研讨。与会嘉宾,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在发言时指出,G20领导人是全世界的精英,应展现远见和魄力,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引导全球经济走向可持续增长。
9月3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该校重要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京开幕,为两个月后在澳大利亚召开G20首脑峰会出谋划策。这是继去年该智库领衔通过全球首份G20智库共同声明之后,中国真正实现了共同声明中所倡议的全球首个“G20智库年会机制”,这标志着中国智库在国际知识竞争中的大崛起,以及对全球智库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9月3日-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G20: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日本、土耳其、意大利、巴西等G20成员国的30多位智库学者就“G20、金融改革与全球治理”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与闭门研讨。巴西圣保罗商业管理学院(FGV-EAESP)教授蕾吉雅·莫拉·科斯塔在发言时指出,尽管存在对二十国集团合法性、效率及有效性的质疑,但二十国集团目前仍是应对由全球多极化所带来复杂国际形势的最佳对话机制。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9月3-4日在京召开。来自20国的智库学者就“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等诸多议题进行坦诚的交流。与会嘉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G20/G8谈判代表办事处主管安德里亚斯•沙尔在发言时指出,制定全面发展战略,实现更强劲的包容性发展,截止2015年,在全部经合组织成员国地区,失业率预计会略下降至7.1%。
9月3日至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G20: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日本、土耳其、意大利、巴西等G20成员国的30多位智库学者就“G20、金融改革与全球治理”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与闭门研讨。日本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福本智之在发言时指出,中国是二十国集团里唯一独特的存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应该能够成为引起新一轮世界经济改革热的重要契机。
9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京召开。来自20国的智库学者就“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等诸多议题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该校重要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雨露教授首次提出2016年中国申办G20首脑峰会,更加印证了召开此次论坛的重要性。与会嘉宾,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默罕默德·萨奇布在发言时指出:G20象征着一个历史性转折—它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与西方国家一样平等参与全球治理的机遇,标志着长达500年的西方主导地位结束。
9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人民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以“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为主题,邀请G20成员国的智库代表参加。与会现场,各国代表就全球经济如何实现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方式进行了探讨。在谈及G20的发展前景时,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副主任、欧洲项目主任安东尼奥·维拉弗朗卡认为,G20国家领导人目前的主要担忧是如何避免国际组织陷入瘫痪的命运,同时,避免“意大利面碗”效应,因为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对各方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 “全球经济的现状是全球公共产品长期供应不足的结果。G20实现从危机预防到长期战略规划转变的最好办法就是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名誉主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卡洛斯-马格里诺斯今日在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