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上交所发布沪港通试点办法意味着什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上交所发布沪港通试点办法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4-09-27 作者: 人大重阳问答 

2014年4月份沪港通由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并开展互联互通机制试点。9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试点办法》正式发布,在细节上,《试点办法》仍然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导向,允许融资融券成为新的亮点,并进一步细化网络投票规定,控制风险传递,强化跨境监管,严禁恶意占用额度,细化交易异常情况处置,明确跨境监管合作机制、自律管理措施。

      问:2014年4月份沪港通由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并开展互联互通机制试点。9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试点办法》正式发布,在细节上,《试点办法》仍然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导向,允许融资融券成为新的亮点,并进一步细化网络投票规定,控制风险传递,强化跨境监管,严禁恶意占用额度,细化交易异常情况处置,明确跨境监管合作机制、自律管理措施。这对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


      答:首先,《试点办法》的出台推动了资本项目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其实质是为短期跨境资本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而非以前单一的“渠道”。自2009年以来,中国正在逐步的开放资本项目,如资本市场证券、货币市场工具、商业信贷和金融信贷,短期跨境资本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绕道”自由进出中国金融市场。我们认为与之前的“港股直通车”相比,沪港通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对方市场股票;与QFII和QDII相比,沪港通可以投资港股和A股;沪港通清算以人民币结算,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另外沪港通的推出与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蓝筹市场建设思想相一致。


      其次,《试点办法》的出台不仅可以吸引大量海外投资者参与大陆和香港的资本投资,也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并转变当前投资者偏好。A股和H股市场融合搭建的“主场”巩固了上海和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随着投资者兴趣的提高,投资者更愿意把钱放到股票市场上,市场股权资本投入将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高杆杠率的问题。另外,融资融券的提及为港股通预留了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空间,并且可以预测,未来政策将持续押注资本项目开放。(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杨福鼎 任巍执笔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